字號: 大 中 小
201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總體安排,市執法局以“拆違建、治亂象、強創新、重管控”為著力點,緊緊圍繞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效能,實現網絡覆蓋,規范街面秩序,整治城市頑疾的目標要求,克服了執法范圍擴充,執法人員偏少,執法裝備老化,執法矛盾突出等實際困難,全面開展七項整治戰役,城市環境秩序進一步優化。
一、城鄉拆違工作成效顯著
拆除違章違法建筑是市委、市政府今年確定的工作重點之一。在市、區政府的領導下,針對違法建筑的實際情況,全面協調、調動各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力量,構建市、區、企聯手互動,區、街、辦與紀檢監察、公安司法等部門相互配合,共同促拆維穩的全方位推進機制,先后在道里區新發鎮達康路和哈西群力聯絡空間空港大道實施了集中拆違實驗和典型拆違案例解剖,制定了針對涉嫌違章建筑甄別的六個細致梳理認定流程,四個界面政策的截然分開,四個適宜的救助轉移和維穩政策保障機制,為全市拆違工作提供了參考依據和操作范本。同時,也鍛煉了隊伍,極大提升了全市執法人員打擊違建、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決心。全市執法機關共拆除違章違法建筑一萬余處,近400萬平方米,拆出了公平正義,拆出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節約建設成本約150余億元。
二、環境秩序明顯好轉
針對城市“小廣告”、市場攤區、基建工地、違章牌匾廣告、占道經營及五亭一箱等城市亂點開展了專項整治戰役。多措并舉、齊抓共管,“五條工作主線”同時推進,持續開展“治亂”行動,拆除違規大型戶外廣告494塊、采取撤、并、管相結合方式,把南新街、聯部街等12個占道市場進行整合,使原有120個市場攤區撤并到108個,以示范攤區典型引路,有效提高市場攤區管理水平。
三、網格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嚴格執行“五定一查”工作制度,科學劃定街面責任網格511個,735名執法(協管)人員進網入格,綜合運用視頻指揮中心系統、GPS、網絡傳輸等高科技手段,實時監控,監督檢查。利用早、中、晚三個時段從市局、區局、分局領導到每名執法和特勤人員全員上崗,夯實了全方位管理、全口徑出勤、全概念執法聲勢和氛圍,實現了街上有人、人能管事,問題發現率、處理率明顯提高。
四、重大勤務得到有效保障
在黨代會、清明節、浴佛節、哈夏會、哈洽會、端午節等大型勤務活動中,提前謀劃,統一調動指揮各區局、分局主動介入,累計出動35000余人次,每天早6時至晚23時上崗執勤,加大活動線路、會議場館周邊及四大主城區103條重點街路的巡查和整治力度,清理重點街路、重點部位15300余條處次,保障了我市各種大型節日和活動期間良好的城市環境秩序。
五、崗位責任得到有效落實
根據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若干問題意見》,調整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機制,向街道辦事處、鄉鎮派駐執法中隊76個,整合基層管理人員,放大管控力度,推動了城管執法重心下移,擴大了覆蓋面。并在全系統各區局、分局中落實“雙百分”考評責任制,特別是針對街面管控、隊伍建設進行崗位綜合評比,開展各區局、分局達標競賽活動。同時,結合我市行政問責辦法的頒布實施,加大落實問責機制的力度,制定全市執法系統《十條禁令》,對落實崗位責任不到位、所管轄區亂象久治不愈、反復反彈的11名執法人員實施了問責,取消了3個月執法資格,扣除目標獎金,給予下崗接受培訓和媒體曝光。對類似現象起到了教育和警示作用,進而強化了廣大執法人員的崗位責任,提升了隊伍的戰斗力和執行力。
六、執法人員能力素質得到進一步強化
在全系統開展了“樹形象、提素質、找差距、做表率”大練兵活動,從思想和作風上全力倡導和推行五個轉變:即從正視自我、克服不足到追求卓越、實現價值的轉變;從孤軍作戰、單兵把守向團結協作、合力攻堅的轉變;從原始粗狂、野蠻操作向以人為本、文明執法的轉變;從運動化管理、整治性推進向常態化管控、長效化發展轉變,全員參加培訓,分梯次對全系統執法人員進行考試,分街路開展測試,配發了執法人員工作圖集手冊和工作日志,強化有效作為,樹立為民意識,端正執法新風,重塑良好形象,廣大執法人員能力素質有了根本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