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 中 小
(2013年3月21日)
2012年,我局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哈爾濱市政務公開規定實施細則》各項要求,根據市政開辦年度工作部署,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不斷提高行政行為透明度和辦事效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政府信息公開情況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
我局通過政府政務公開網、局系統網站、行政服務大廳窗口等多種途徑進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全年共發布各類信息4649條,其中,在中國哈爾濱政務公開信息網發布信息31條,在部門網站發布信息610條,行政服務大廳發布信息411條,市政府信息查閱中心275條,通過觸摸屏和電子大屏幕公布信息1650條,通過新聞媒體發布信息1672篇。全年受理12365投訴舉報426次,處理市長電話交辦事項224件,辦結率100%。目前,屬主動公開的局政府信息,均可以在我局門戶網站(http://www.hrbqts.gov.cn)上實現快速查詢。
(二)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哈爾濱市質監局設立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受理機構,便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獲取所需的政府信息。
1.受理機構:哈爾濱市質監局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通信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中山路203號,郵編:150001;聯系電話:82805738,傳真:82805728)。
2.監督部門: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本機關未依法履行政府公開義務的,可向監督部門投訴,電話:12365,此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向監察機關舉報或通過法律途徑加以解決。
(三)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情況
2012年,在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中,本局未因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引起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案件發生。
二、政府信息公開主要做法
(一)建立組織機構,完善制度機制。我局成立了市局局長馬力實任組長,各位分管局長擔任副組長、機關各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系統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全系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實施,指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對全系統政府信息公開進行聯絡和協調。系統各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保證這項工作有人管、有人做,及時把各項要求落到實處。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建立信息公開的審核制度,制定信息公開報批程序,切實保證所公開信息合法、準確并符合保密規定;建立政府信息公開考核制度,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年度目標工作責任制考核范圍,并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項內容;建立政府信息公開責任追究制度,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利,影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的,要嚴肅批評、限期整改,對侵犯群眾知情權,造成嚴重影響的,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建立政府信息公開評議制度,定期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評議,總結經驗,整改不足,不斷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確保政府信息及時主動公開,信息公開申請及時辦理反饋。同時,結合全市政風建設,我局制發了《局機關制度匯編》、《規范涉企執法行為指導手冊》、《規范權力運行制度匯編》等,并在中國哈爾濱政務公開信息網、局信息網及政府行政服務中心發布和發放;編制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服務指南,下發涉企執法“三字經”,建立涉企執法登記、審批、備案等制度,進一步明確涉企執法活動實施、監督、評議和問責程序,使行政執法每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有規可依。重新對全系統行政執法人員進行資格確認,收回并封存不在執法崗位和不適合繼續執法人員的執法證件,進一步優化了執法隊伍。從履行監管職能入手,梳理出全系統6個方面45個履職風險點,在全系統設立“八個一律”的履職“高壓線”,通過開展企業“回訪”、聘請社會監督員、媒體跟蹤問效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杜絕了利益執法、機械執法、以罰代管和濫用自由裁量權等違法違規行為。今年因觸犯“高壓線”被免職1人、警告3人。以“四個一”法律培訓為依托,舉辦系統依法行政師資培訓班,聘請省紀委、市法院、市檢察院等法律專家授課輔導,我局獲全市法律知識競賽第六名。市政府宋希斌市長兩次作出重要批示,局規范涉企執法經驗在全市推廣。
(二)豐富公開載體,拓展發布渠道。為加強與社會廣泛溝通,不斷擴大全社會對我局職能作用的知情范圍,我們不斷豐富擴大公開載體,最大限度地拓寬信息發布渠道。一是充分利用信息網作用。堅持把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信息網站(http://www.hrbqts.gov.cn/ )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臺,在門戶網站上開辟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集中發布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二是及時報送發布信息。繼續向質檢總局“質檢信息”和省質監局“質監信息”、“政務公開”欄目以及哈爾濱市政府政務公開網及時發布信息。三是建立政府信息查詢場所。為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獲得我局的政府信息,我局在機關辦公大樓設立了專項服務大廳和信息公開取閱點及檢驗機構大廳設置了電子信息滾動屏,及時動態發布相關信息。四是聯合主流媒體。利用公告、文告、政務公開欄等傳統形式和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上設立專欄,制作并發布百姓關心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有力地推動了政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
(三)充分發揮職能,傾心服務發展。我們緊緊圍繞服務發展、改善民生和履職盡責等方面,全面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卓有成效。一是助力經濟發展。按照全市“項目落實服務年”的總體部署,創新開展了“訪百家企業、解百道難題”服務活動,出臺服務招商引資項目落實年48條意見,編印服務指導手冊,確定全市916家規模以上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先后為投資億元以上的秋林格瓦斯、延大牧業、大昌實業、大成玉米等40余家企業開辟QS許可綠色通道。為黑龍江賓西牛業縮短時限申辦生產許可,使賓西牛業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家肯德基半成品牛肉餅供應基地;幫助雙城大濱府酒業創立自主品牌,走上了“哈爾濱制造”的品牌之路。深入到我市地鐵、西客站、哈齊客專、中俄輸油管道等建設現場,免費提供標準、計量、質量及檢驗檢測、體系認證等服務,取消組織機構代碼證超期換證、年檢換證和特種設備使用登記三項收費,解決實際困難236個,減免費用115.6萬元。二是落實惠民舉措。連續第6年在全市開展“春雷行動”,通過免費為農民檢驗檢測種子、化肥、農藥、免費測土配方和推廣農業標準化種植、幫助農民打假維權等活動,使“春雷行動”成為每年備耕生產時節農民的期盼。相繼開展為民特制、清新居室、邀您看企業、實驗室開放日等“十大民生”主題活動,以“四進”活動為載體,免費為群眾檢驗食品、服裝、家電等日常生活用品及黃金、玉石等高附加值產品檢驗鑒定;協調秋林里道斯、大眾肉聯、老鼎豐、米旗等知名企業特制一批優質食品向市民特價銷售;邀請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和市民代表參觀食品企業生產現場,實地體驗生產全過程,增強了百姓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主動承建名優食品標準樣館,把全市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知名品牌引進展廳,并增設免費食品快速檢驗服務;依托“5·20”世界計量日,深入社區、工廠、學校和鄉村,重點對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表、水表、煤氣表、出租車計價器、燃油加油機等計量器具進行監督檢查,得到了市委林鐸書記的充分肯定,局榮獲全國質監系統民生計量工作先進單位。三是發揮職能作用。成立全市質量強市領導小組,出臺哈爾濱市質量強市實施意見和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行動計劃,我市成為全國第2家實施質量強市的副省級城市;積極推進名牌評選和品牌示范區建設,成功舉辦全市名牌表彰暨質量強市推進大會,全市有232戶331個產品和服務品牌獲市名牌稱號,哈南、賓西兩個經濟開發區和延壽工業園區獲省級品牌示范區;北大荒豐威有限公司被確定為國家級中小學生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市質檢院等6家單位被確定為市級中小學生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冰雪旅游和濕地旅游服務業標準化試點,我市冰雪大世界、亞布力滑雪場、太陽島雪博會通過了國家標準化試點驗收,全市初步建立冰雪景觀和旅游滑雪場標準體系框架,涉及具體標準160項,現已完成40項;依托國家標準館哈爾濱分館,為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汽輪機、哈工大等科研院所、大型企業提供國際及國外標準題錄檢索,特別是為參與神州九號飛船研制的703所、49所、省石化院提供了最新的國外技術與試驗標準,為龍江支持航天事業作出新貢獻。為維護市場公平交易,在阿城省中儲、市天一糧食及博強藍莓有限公司建立了大型村級計量公共服務站,在全市開展免費檢測血壓計、眼鏡和定量包裝商品,有力地維護了百姓利益。全市有53家眼鏡制配場所及25家醫院榮獲誠信計量單位。A以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和產品質量安全為重點,建立完善了風險監測體系,對乳制品、肉制品、冷凍飲品、白酒等10類高風險食品開展風險監測,全年開展食品定期監督檢驗13598批次,風險監測100余批次,抽檢合格率均在97%以上;組織專題攻關瘦肉精、塑化劑檢測技術和方法,目前可以快速有效地檢測出瘦肉精,對17種鄰苯二甲酸酯物質(塑化劑)具備了完全檢測能力,走在15個副省級城市前列。黨的“十八大”期間,質檢院協助市食安委對媒體報道的“假雞蛋”進行比對檢驗,受到國家、省的高度評價。加大對在用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重點突出涉及百姓出行的燃氣公交車、出租車和加氣站的監管,全力確保百姓出行安全;組織開展游樂設施、電梯等應急救援演練,有力保障了黨的“十八大”以及“迷人的哈爾濱之夏”系列文化旅游活動期間,我市在用特種設備安全;幫助哈煉油53公里埋地管道進行風險檢驗,查找并整改55個風險源,保障了機場航油的運輸安全。對18種530個批次產品開展了監督抽查;開展電線電纜、電力變壓器、車用汽柴油、建材、家具等專項整治,與全市1800家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簽訂產品質量安全保證書,推進了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組織開展了重點產品質量提升活動,目前我市主要工業產品合格率達8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過去一年,我們在政務公開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局的信息公開工作上級局和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公眾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政府信息公開還不夠及時,信息更新時效性不強;二是公開力度還不夠,公開的范圍還有待進一步擴大;三是監督機制還不夠健全,公開的程序還有待進一步規范;四是實施手段還不夠多樣,公開方式還有待進一步創新;五是學習培訓不夠深入,專(兼)職人員連續有待進一步加強。今后,我局將在這些方面加以改進和提高。
三、政府信息公開下步重點
2013年,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新戰略,以“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為統領,以服務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強化紀律提效能為主線,全面強化系統優勢,不斷拓展服務領域,規范涉企執法行為,努力做到服務發展有新招數,規范執法有新措施,履行職能有新思路,技術機構有新發展,隊伍建設有新水平,力爭在抓質量、保安全、強質檢、惠民生、提素質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梳理政府信息,及時提供,定期維護,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有效運作,公眾能夠方便查詢,并進一步梳理政府信息,對原有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進行補充完善,保證公開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逐步擴大公開內容,提高公眾知曉的廣度。
(二)建立制度,進一步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我們組織編制了《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政務公開服務指南》,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查詢我局的公開信息;堅持把政務公開工作與其他工作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適時召開政務公開專題座談會,了解系統政務公開工作情況,督促政務公開階段性任務;建立健全政務公開監督措施,把政務公開工作成績與年終考核掛鉤,對為政務公開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部門)要進行表彰,行動不力的要進行嚴肅批評;對因不公開導致上訪影響穩定的,取消年終評先評優資格,并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三)創新模式,進一步探索公開方式方法。整合系統信息資源,加大電子政務建設步伐,實現政務公開手段和形式創新,拓寬質監部門與社會各界交流渠道,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廣泛監督,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尤其在行政案件審理中,積極探索“陽光執法、開門審案”的新模式,增強案件審理透明度,將“開門審案”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擴大“開門審案”的社會影響力。同時,積極推行說理式行政執法文書,做到事實清楚、證據明晰、程序完整、說理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