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 中 小
本年度報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環保部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和《哈爾濱市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編制。全文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產生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情況;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等部分組成。
一、概述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結合國務院和環保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始終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列為全年重點工作內容,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機制,加大主動公開力度,積極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強化環境信息發布、解讀和回應,依法答復公民和法人信息公開申請,有效保障了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和表達權,進一步提升了環保部門公信力和透明度,為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營造良好氛圍。
2017年,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制定了《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哈環綜〔2017〕81號),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督導、推進政務公開工作。
以“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網站(www.hrbhbj.gov.cn)為信息公開主渠道,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網站、“哈爾濱環保”微博、“哈爾濱環保”微信、電視、報紙、廣播為載體,圍繞環境質量、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監察執法、宣傳教育等環保中心工作,及時發布重大決策措施、環境預警預報、主要工作動態等。
二、政府信息公開情況
(一)主動公開情況
在“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官方網站開設專欄定期公開區域環境質量、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建設項目環評、重點監管企業目錄、環境監察等政府信息,包括環境空氣質量預測專報、重污染天氣專報、環境空氣質量指數、未來5日天氣及空氣質量形勢分析、水環境質量月報、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等方面信息和報告。2017年“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網站主動公開工作信息196條,其他類信息159條,公開制度規范性文件5件,其他文件38件。“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網站更新工作信息66條。
自媒體發布方面,哈爾濱環保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共發布信息3616條,其中原創信息推送812條,轉發2804條,原創占比22.5%,關注人數為3556多人; 哈爾濱環保政務微博共發布微博2631條,其中,原創微博1512條,轉發1119條。粉絲量穩步上升,已由去年的13萬余人增長到15.5萬人。“兩微”公開政府信息相關政策、法規等數量均為191條。2017年哈爾濱環保政務微博榮獲“全國十大環保微博”,在“副省級城市環保政務微博排行榜”中,@哈爾濱環保獲得第二名;在“東北環保政務微博排行榜”中,@哈爾濱環保位居排行榜首位。
“兩微”回應熱點事件42件次,其中在環保督查期間,哈爾濱環保微博及時發布中央環境保護督查期間邊督邊改的做法和成效,迅速答復微博網民環境信訪問題。
2017年,圍繞重污染天氣預警、環境犯罪百日嚴打戰役、修訂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重拳治理冒黑煙車輛、《哈爾濱市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條例》出臺、哈爾濱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哈爾濱正式實施企業排污許可證制度等內容召開新聞發布會20次。
全面公開了《關于實施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通告》等5個制發規范性文件,同步公開文件解讀。公布了《哈爾濱市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交易辦法(試行)》,提出修改地方性法規1件、政府規章5件、政府規范性文件2件,廢止政府規章1件。印發并實施《哈爾濱市環境保護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按照《哈爾濱市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開展了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發布2016年度綠牌企業12家、藍牌160家,黃牌15家、紅牌5家,并按照評價等級對企業實施分類監管。
在主動公開重點領域信息方面,在官網發布哈爾濱市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12期,環境空氣質量月報12期,水環境質量月報12期,發布了《2016哈爾濱市環境狀況公報》。完成2017年1至12個月的哈爾濱市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監督性監測數據錄入,并將監督性監測結果在對外發布。發布哈爾濱市的空氣質量預報365期。目前,已具備對哈爾濱市市區AQI日均值的未來3天預報、未來5天潛勢預報的能力,每日開展常規預報一次,分時段預報2次,預報信息在市環保局官網網頁發布。2017年發布重污染天氣預測預警9次。
全面公開行政處罰224件,罰款7564.0538萬元,其中,按日計罰11件,處罰5136.3683萬元。實施查封扣押3件,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1件。
推進行政審批網上辦理,打造陽光政務,推行“無見面審批”。2017年1月,市環保局被省廳確定為網上審批先行試點單位,完成了全市環評行政審批聯網,并對行政許可、行政審批權利進行了全面梳理,通過法制處、市編辦的審核認定和省廳的確認,目前,10類12大項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均已在網上發布。審批平臺建設日趨完善,近三年來,先后搭建了環保行政許可審批平臺,環保局門戶網咨詢和公示平臺等應用系統,實現了“陽光下”無見面審批,規范公開內容,信息更新及時、全面。截止到12月31日,我局已公開市、縣(市)兩級環保行政審批信息 1092條。
(二)依申請公開工作情況
2017年我局共收到依申請公開事項21件,其中網上申請14件,信函申請7件,目前均已辦結。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三)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17年,未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而出現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四)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情況
2017年度,共辦理人大建議33件、政協提案19件,其中由我局承辦18件、主辦11件、分辦16件、協辦7件,截止目前,已全部按期辦結。
(五)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情況
2017年未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取政府信息公開費用。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依申請公開回復工作有待提高,依申請公開一直是政務公開的難點工作,如何準確、嚴謹的答復公民提出的問題,需要更加專業的人員來把關或者審核。
(二)政務公開信息時效性有待加強。環保信息公開的動態性、時效性都很強,一些群眾關心關注的信息公開還存在不及時、不全面、不具體的問題。
(三)公開的形式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政務公開就是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我們的公開形式現在還只是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還不能完全適應群眾的需要。
四、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市環保部門將在以往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工作制度,加強督促檢查,提高公開實效,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范圍、內容和形式,努力建立起規范、高效的政務公開體系,更好地服務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繼續推進大氣、水、土壤、危險廢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察執法。環境污染舉報等重點領域環境信息公開工作。
(二)積極拓展優化政務公開渠道,增強政府信息公開實效。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和“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為平臺,完善網站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科學合理設置相關欄目,并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微博、微信等手段,進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開水平。
(三)健全信息發布、政府解讀、熱點回應機制。落實環境例行新聞發布制度,及時公開環境政策措施,環境治理工作進展等信息。加強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及時解讀環境保護重大政策措施,對社會熱點和公眾關心的問題,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