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 中 小
治城安邦,人才是本。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哈爾濱一直在打造“人才高地”。
從“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吸引大批國內外專家來哈支援重工業企業發展,到“十四五”開局哈爾濱打造“七大都市”,各類企業著力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激勵人才,“人才建設”成為哈爾濱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早春二月,在提振發展信心推動經濟加快恢復的關鍵時期,哈爾濱市出臺《人才新政30條》,在企業界產生極大反響?!度瞬判抡?0條》為企業技術創新、提質增效創造優良環境,厚植人才沃土鼓勵并支持企業不拘一格引人才、用人才,群賢畢至再造“人才生產力”。
堅實后盾 把“第一資源”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初春的三大動力路上,哈電集團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黃墻青石的老廠房聽風聽雪聽機器聲,見證著中國裝備制造業啟程新時代的欣欣向榮。
年初以來,越南富新項目3號機轉輪正在哈電電機水電分廠進行總裝配,大工匠們每天在定子“心臟”中躬身鉚焊的身影隨時可見。在全體員工努力下,哈電電機1月實現營收1.25億元,合同簽約額10.93億元,實現“元月開門紅”。
與生產經營“開門紅”同步挺進的,是哈電電機“招兵買馬”的“搶人才速度”。去年12月末,哈電電機就開始針對2023年招聘、引進各類人才,這也是哈電電機近年來對外招聘人才力度較大的一年。廠區來來往往的員工中,那些朝氣蓬勃的新面孔帶著對“中國制造”“哈爾濱制造”未來的期許,開啟了新一代大國工匠光榮與夢想的新征程。
這些天,哈電電機相關部門都在深入學習研究哈爾濱的《人才新政30條》文件內容,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努力把第一資源轉化為“第一動力”和“第一生產力”。“哈爾濱的人才新政出臺得太及時了。近幾年我們發展勢頭強勁,營業規模持續增長,人才需求數量也不斷增多,截至目前哈電電機已經簽約2023屆大學生畢業生90余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7%,這批新人將是人才新政的受益者。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們要繼續用足用好人才新政,持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為國家電力裝備制造發展做好人才保障。”哈電電機人力資源部人才主管孫浩然興奮地說。哈電電機抓準時機,不僅校招了一批大學生人才,還為產能提升、轉型升級儲備了一批高潛質的高等級技能人才,補充一線生產人員101人。
與哈電電機人同樣興奮的,還有享有“中國鋁鎂加工業搖籃”盛譽的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哈市《人才新政30條》的出臺,讓東輕上下倍受鼓舞,在人才引進的資金、項目、政策支持等方面有了強大的支撐。
東輕人力資源部經理張宏峰說,《人才新政30條》將給予東輕人才大力支持。事實上,近兩年來省、市在人才和科技研發方面對東輕的政策支持達2600余萬元。東輕有6人通過黑龍江省高層次人才認定,為東輕引才、聚才、育才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哈市剛剛出臺的“30條”各項措施更加細化,更具針對性和操作性,范圍更廣、覆蓋面更全,為東輕市場化引進人才提供了堅強保障。
提振信心 享受人才政策紅利,釋放人才效能
隨著人才紅利釋放,借助《人才新政30條》等相關人才政策,哈市各類企業在校企合作、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聯合攻關、效益產出方面不斷發力。
面對人員富余與人才缺乏、中高層人才斷層等矛盾與問題,市國資委對出資企業集團分7批次高質量完成了127人次國企領導人員調整配備,國企新進員工公開招聘率達到96.79%。哈市國資國企分級分類建立了企業家人才、專職外部董事及戰略型人才儲備庫,目前已儲備高端優秀人才74人,為企業發展提振了信心。
《人才新政30條》出臺后,哈工投集團、哈排水集團、哈文旅集團、哈地鐵集團等國有企業近日進一步強化了“畢業生招聘+系統內調配+市場化選聘”的用工及人才吸納路徑,一批新引進的高等級人才在我市工業數字化云平臺研發、“老字號”培育成果轉化、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新材料聯合攻關、人工智能應用等重點領域中發揮“人才頭雁”的引領效應?!度瞬判抡?0條》的政策支持,更增強了爬坡過坎、求賢若渴的哈空調、哈變壓器、東北水電等市屬國有工業企業引進人才、校企合作聯合攻關的信心。
利用人才新政的政策支持,哈電電機近日正在全方位加強與本地高校的合作,強化校企之間聯合培養、聯合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今年,哈電電機將“走出去”和“請進來”雙向發力,把高校的老師、學生請進企業,把企業的專家、骨干送進高校,通過開展科研課題合作、黨建共建、校企人才聯合培養、高校大講堂、暑期社會實踐、高校夏令營、生產實習實踐等合作項目,全面提升校企互動交流,“助力市政府把高校優秀人才留在哈爾濱?!睂O浩然信心滿滿。
哈市高新技術企業對人才新政落地的敏感度更高。連日來,上市公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研究了《人才新政30條》對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引進人才的相關政策性補貼及校企合作、企業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支持。新光光電副總經理曲波說:“新光光電今年將大力開展校企合作,人才新政的政策性支持給了我們信心。我們將與高校聯合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尤其是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如果他們能提前深入到一線工作,將科研成果在企業實踐中得到驗證和轉化,我們再按人才新政給予一定的政策獎勵,我想留住人才就是水到渠成?!?/p>
發揮優勢助“雁陣出行”,讓“游子歸巢”
一年前,長春理工大學碩士、在上海已經有了一份收入不錯的體制內工作的賈強,被家鄉企業新光光電作為引進人才重用。賈強回家鄉發展的念頭剛剛有了火種之際,就被新光光電吸引,又被哈市引才、用才、愛才的一系列政策引燃。
“我們對接時,能感覺到他有些顧慮。不僅是薪資待遇,放棄一個在別人眼里一線城市事業單位的‘金飯碗’回家鄉發展,他需要的不只是勇氣,怎么重新扎根、個人未來的發展都是他繞不過去的坎?!鼻ㄕf。經過多次深入接觸,并且對人新政共同研究,哈爾濱敞開懷抱歡迎“游子歸巢”。無論是豐厚的安家費、生活補貼、購房補貼還是科研發展平臺,都讓賈強這樣的人才安心在家鄉落地生根。作為高等級專業人才,賈強有信心爭取通過努力拿出科研成果、成為青年專家,在企業發展中起到青年專家的帶動作用。
《人才新政30條》大幅度提升了高層次人才、緊缺型人才的引進力度,從政策制定上給予企業大力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全職引進年薪超過50萬元的專業技術人才,連續3年按照用人單位實際給付個人勞動報酬的30%予以補貼。孫浩然說,這有效解決了企業因薪酬差距對高層次人才不敢引、不能引的問題,充分發揮了我市的區域比較優勢,對人才集聚效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對流失人才產生了強力的“回流作用”。
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哈電電機大電機研究所所長助理王曉航說,《人才新政30條》體現堅持人才戰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是務實的。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人才新政已經從培養“頭雁”發展到了關注以領軍人才為中心的“雁陣”。新政策對刺激人才創新,激勵企業研發創新、提高效益產出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而且政策具體務實,鼓舞人心。政策給予科研團隊充分的資金保障和優待、寬松的科研環境、柔性的工作方式、高層次的科研平臺,同時協調各部門幫助解決其后顧之憂,吸引人才來哈,使其看到未來,讓有能力的人專心做事,有意愿留下踏實工作,其成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