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 中 小
假日期間,在疫情防控方面,個人有那些需要注意的?市疾控中心專家們給出了專業提醒。
市疾控中心專家委副主任于佳男:
問:獨居老人與社會接觸少,且家中無人,是否還有接種疫苗的必要?
答:獨居不意味著跟社會完全隔離。當前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傳播過程隱匿,每個人感染病毒的風險都在增大,包括獨居老人。老年人一方面免疫力在衰退,另一方面大多有基礎性疾病,感染病毒后重癥風險較高。建議不管是獨居,還是與家人同住的老年人,盡快接種疫苗。
問:為什么老年人更需要接種加強針?
答老年人接種完加強針后,可以顯著控制病死率,接種第二劑次加強針后,病死率可以進一步降低。通過接種第二劑次加強針,可以讓老年人在較快時間內提升抗體水平,更好提升保護能力。
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徐陽:
問:春節返鄉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答:1.要評估自身身體狀況。對于居家治療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不要探親和旅游;老人、孩子、慢性病患者和孕產婦等重點人群,應盡量不安排遠行;出現發熱、干咳、咽痛、乏力等癥狀的人員要履行個人防護的責任,及時做好健康監測或者抗原檢測,在沒有排除風險之前要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時也不前往人群聚集的場所。
2.提前做好必要物資準備。比如準備一些口罩、手消等防護用品以及干濕消毒紙巾等;做好防疫藥品準備,比如抗原檢測試劑、常用藥品等;避免帶癥狀出行,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如需外出,應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
3.提前做好出行規劃。及時關注目的地疫情變化和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多關注交通部門的出行提示;購票與支付應盡量選擇線上方式,避免前往火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購票。
市疾控中心消毒所副所長尹光昕:
問:春運旅途中,乘坐長途公共交通工具的個人防護注意事項:
答:1.錯峰出行,合理選座。如乘坐飛機建議挑選人少的航班,盡量分散來坐,相互間隔出空位,保持合理的社交距離,減少近距離與他人接觸。
2.準備防護物資。由于列車、飛機上對乘客攜帶的物品有的規定,建議根據安檢要求,如允許可隨身攜帶含有酒精的小型免洗洗手液、消毒濕巾或棉片,以便清潔雙手和可能觸碰到的地方。
3.避免帶病出行。出現發熱、咳嗽、咽痛、乏力等癥狀者,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非必要不出行。
4.全程佩戴口罩。在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場所,比如候機候車時,乘坐飛機、火車以及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時,要全程規范佩戴口罩。口罩應4個小時更換一次或潮濕后及時更換。更換口罩時應在相對安全的區域或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5.減少飲食。在列車、飛機上,盡量避免摘下口罩進食。在需要用餐時,摘下口罩和手套,放入塑料封口袋中,用消毒濕巾或酒精消毒片擦拭雙手后,再快速用餐,用餐完畢后,迅速換上新的口罩。
6.盡量避免使用廁所。盡量避免使用列車、飛機上的廁所,如使用,應盡量減少直接用手觸摸高頻接觸的公共物體表面,如門把手、扶手等,也不要觸摸口罩外表面。如果觸摸了,需要及時清洗雙手,或用消毒濕巾或酒精消毒片擦拭雙手。
7.做好個人衛生手未做清潔或消毒的情況下,不要觸摸自己的口、鼻、眼部。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要用紙巾或者肘部遮擋,將用過的紙巾及時丟往垃圾桶。如果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的時候,要及時洗手或者進行手消毒。
問:農村返鄉人員個人防護注意事項:
答:1.做好個人防護。返鄉回家后要及時更換、清洗旅途中使用的外套、褲子等,使用含75%酒精消毒行李箱和手機等;處理完后,及時用洗手液(肥皂)、流動水洗手。日常生活中,要堅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公筷制,保持社交距離、咳嗽禮儀、清潔消毒等衛生習慣,即使感染康復以后,也應該做好個人防護。
2.加強健康監測,如有異常及時就醫。加強個人防護要隨時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癥狀,或者抗原檢測陽性的時候,要盡可能待在通風好、相對獨立的房間,盡量減少與同住人員的接觸,密切關注病情的進展。如果出現癥狀比較重,有高燒不退的情況,一定要到村衛生室或者鄉鎮衛生院及時就醫,就醫過程中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走親訪友要注意個人防護。回鄉以后盡量少聚集、少聚餐。農村里面的老人孩子是重點人群,如果回鄉人員回去以后,剛開始幾天和老人、孩子接觸,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聚餐時建議使用公筷。如果自己感覺有癥狀的時候,一定要做好自我隔離,保護好老人孩子這些重點弱勢群體。
4.紅白事盡量簡辦。紅事、喜事、聚餐等活動盡量簡辦,減少人員聚集,當要舉辦聚集活動的時候,還要適當控制人員規模,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要按照當地的疫情防控的規定和要求減少聚集性的活動,避免疫情過快的傳播。
5.積極參與村里的防疫工作。廣大父老鄉親這段時間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還要積極參與村里的防疫工作,盡最大努力把基層防疫網絡力量建好建強。
市疾控中心黨辦主任劉金茹:
問:春節自駕返鄉要注意什么?
答:自駕出行前一定要科學規劃路線,了解途經地、目的地疫情情況,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要備足口罩、消毒紙巾、體溫計、抗原檢測試劑盒、解熱鎮痛藥等物品,同時關注氣候變化,備足保暖衣物。在高速公路休息區要戴好口罩,保持手衛生,避免跟其他人過多接觸,最大限度減少感染的風險。如果旅行過程中出現一些呼吸道癥狀,可以用快速抗原檢測試劑做檢測,同車的其他人員要做好防護。如果癥狀比較嚴重,要就近及時就醫。
問:春節期間家庭聚餐聚會應注意什么?
答:為避免通過人員聚集把感染風險傳給“老、幼、病、孕”,盡量不要舉辦大規模家庭聚餐聚會。家人團聚時,盡量減少親朋聚餐聚會規模、人數,縮短聚會時間,加強自我防護,注意咳嗽禮儀,保持環境清潔和室內通風。家庭聚餐時,要使用清潔的水和食材烹飪,處理生的禽、肉、水產品后要清洗雙手;刀具和菜板做到生熟分開;夾菜用公筷;餐具消毒時首選煮沸消毒。如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相關癥狀,應避免參加聚餐聚會。
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劉木子:
問:經常喝白酒,可以預防新冠感染嗎?
答:首先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屬于呼吸道傳染病,而飲用白酒是消化道途徑,是不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而且酒精在經過消化道吸收、肝臟代謝后,其血液和氣道里面的乙醇含量,遠遠不足以殺死病毒。其次白酒度數一般為28°至70°,醫用酒精濃度為75%,醫用酒精之所以選用含有75%乙醇的水溶液,是因為這個配比消毒效果最好,任何低于或者高于75%的乙醇溶液消毒效果都是相對較差的。
另外醫用酒精的消毒原理在于使蛋白質凝固變性,而病毒表面的包膜主要成分正包括蛋白質,所以酒精可以使病毒失活。但是不要嘗試用酒精對黏膜直接進行消毒,人體細胞的細胞膜是由蛋白質、脂類和糖類構成,直接接觸酒精會對黏膜造成傷害,而皮膚是有角質層保護的。還有就是在使用醫用酒精對物表進行消毒時要盡量通過擦拭的方式進行消毒,因為酒精有很強的揮發性和較低的爆炸極限,如果噴灑或空氣中含有乙醇3.3%~19%時遇明火很容易發生爆燃,而帶來安全隱患。
問:是否可以挑個“溫和的毒株”產生抗體?
答:同一毒株感染不同的人,也會因為每個人抵抗力的不同,即個體差異,會有不同的癥狀表現。不能因為看到一個人感染后癥狀輕,就認為這個人感染的毒株更加溫和。是否有更加“溫和”的毒株,還有待于從毒株的流行和群體感染的情況等各項指標去觀察,收集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去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