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 中 小
辦公場所如何科學消毒?陽過的人是否還需要進行個人防護?近日,記者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采訪了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所副所長尹光昕。
辦公場所如何科學消毒?
尹光昕表示,開展辦公場所科學消毒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與方法。
第一,遵循清潔為主、消毒為輔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做好環境清潔工作,消毒最好在完成清潔的前提下開展。
第二,遵循物理方法為主、化學方法為輔的原則。優先使用包括開窗通風、機械換氣、加熱煮沸、陽光暴曬等消毒方法。注意:開窗自然通風,每日至少2次,每次20分鐘以上當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的頻次和時間可適當減少或采用機械換氣。
第三,做好辦公場所重點區域的清潔消毒。做好電梯按鈕、門把手、水龍頭、公用電話、公用物品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這些區域可以用75%的酒精或消毒濕巾來進行擦拭消毒,也可以用其他物體表面消毒劑,比如季銨鹽類、含氯消毒劑,按照說明書上的方法來消毒。
第四,衛生間保持地面墻壁清潔、洗手池及便池無污垢和污物。公共衛生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對公共臺面、洗手池、衛生潔具等物體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作用至少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保持公共區域和辦公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清運生活垃圾。
第五,除了必要的消毒以外,還要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堅持戴好口罩、不聚集,做好手衛生消毒。
“陽過”是否還需進行個人防護?
目前,我市正處于冬季流感頻發階段,加之元旦、春節人員流動密集,感染流感的風險較大。一旦流感和新冠病毒合并感染,不管是誰先誰后,最終對人體的損傷都是加重的,所以就算“陽過”也要注意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具體按照不同人群,不同的防護要求如下:
普通人群日常個人防護
一是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人曰虼驀娞鐣r,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二是增強體質、免疫力,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
三是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并且關注癥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如咳嗽、流涕、發熱等,應居家隔離休息,持續發熱不退或癥狀加重時及早就診。
四是正確使用口罩。外出時,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等級口罩。
老年人日常個人防護
患有基礎疾病需長期服藥的老年人,不可擅自停藥,可定期去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開藥,或經醫生評估后開長處方,減少就醫開藥次數,就醫時做好自身防護。
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老年人應盡量減少外出,如需外出,應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每天注意開窗通風,適量運動,合理膳食,規律作息,保證睡眠。要及時關注政府和權威媒體發布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陪護人員應做好自身健康監測,盡量減少外出,如需外出要做好防護。
接種疫苗是老年人最好的保護措施。新冠疫苗對預防重癥、降低死亡率效果顯著,符合條件的老年群體要盡快接種疫苗。
兒童日常個人防護
家長應幫助兒童正確佩戴口罩,佩戴時注意鼻夾在上方,口罩必須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佩戴好后用雙手食指壓緊鼻梁兩側鼻夾,確保貼合皮膚,不漏氣。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臉型選擇適宜的口罩,并隨時關注兒童口罩佩戴情況。如果兒童在佩戴口罩時感覺呼吸困難等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佩戴口罩。盡量避免兒童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合和密閉空間。
在日常生活中,兒童的物品、玩具和餐具等,家長要定期消毒。每天室內通風次數不少于3次,每次通風時間20-30分鐘。當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的頻次和時間可適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