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 中 小
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如何進行個人防護?感染者居家治療期間需注意什么?1月9日,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辦主任、主任醫師劉金茹,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個人防護指南》,為市民進行解答。
劉金茹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建議市民提前接種疫苗、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少聚集,保持規律作息、鍛煉身體、多喝水、健康飲食、良好心態等健康生活方式。居家和工作場所定時開窗通風。做好居室日常衛生。出差或旅行前,關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況,做好出行計劃。乘坐飛機、火車、空調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佩戴口罩,隨時保持手衛生。
劉金茹介紹,感染者居家期間,盡可能待在通風較好、相對獨立的房間,減少與同住人員近距離接觸,如條件允許使用單獨的衛生間。避免與同住人員共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不參加聚集性活動。如需外出,應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根據相關指南合理使用對癥治療藥物,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尤其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孕婦、兒童和傷殘人士等特殊人群要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必要時及時就診。陪護人員盡量固定,首選身體健康,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及加強接種的人員。做好居室臺面、門把手、電燈開關等接觸頻繁部位及浴室、衛生間等共用區域的清潔和消毒。使用常規家用清潔產品并按說明使用,注意清潔劑和消毒劑的安全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