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將實施55個項目,構建分級診療新體系
字號: 大 中 小
記者從哈爾濱市衛生健康委獲悉,為健全完善政府投入機制,增強市縣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推進智慧醫院智慧化服務,加快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聯體建設,錨定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提升應急處置、醫療救治能力,《哈爾濱市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實施方案》經財政部、國家衛健委審批通過。日前,哈爾濱市衛健委、哈爾濱市財政局聯合發文,要求結合《實施方案》的落地執行,加快建立以基層為重點的分級診療體系,努力打造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哈爾濱模式”,讓全市人民在醫療服務上有更多、更充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激活公立醫院服務體系新效能
記者從市衛健委醫政處了解到,此次哈市《實施方案》獲批,是國家第三批、我省首個示范項目城市,實施周期三年。《實施方案》針對哈爾濱市的實際情況,詳細規劃了55個建設項目,示范項目涉及中央補助資金共計5億元。其中:省級示范項目6個、市級24個、區縣(市)25個。
《實施方案》由國家支持、省市兩級財政及其他渠道配套資金投入;同時要求到2026年,建立健全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基本建成與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居民健康新需求相匹配的功能完善、分工明確、層次清晰、上下聯動、區域協同、醫防融合、全面激活發展新效能。通過三年的示范項目建設,優質高效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區(縣)、頭疼腦熱在基層解決”的總體目標。
《實施方案》明確,強化政府投入主體責任,建立穩定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投入機制,抓實符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的公立醫院、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設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特別是醫療衛生“一張網”的投入政策,確保信息化“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建設的步伐行穩致遠。設計信息化賦能醫療衛生健康項目3個。其中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能力提升項目,在“哈爾濱健康服務云”平臺基礎上,實現“全市衛生健康信息一張網”;智慧急救信息化平臺項目,打造急救中心智慧指揮調度平臺、救護車移動信息平臺和醫院急救響應信息平臺;提升急危重癥急診急救項目。借鑒北京市基層急診急救信息化平臺模式,打造“院前、院中、院后”一體化協同急救服務體系。同時還要落實對中醫類醫院、傳染病、精神病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健全各級財政對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衛事件應急儲備的長效投入機制,支持醫防融合體系建設。
全面提高市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
《實施方案》提出,全面提高市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以提升市屬醫院原有特色專科、專長技術入手,推動市屬公立醫院“一院一策”“一院一品”精專科發展,通過項目支持跳起摸高打造一批特色精尖專科,提升在全省、東北三省乃至全國的影響力。聚焦超聲微(無)創診療中心、口腔種植機器人診療中心、肺結節規范化診療中心、泛血管病管理中心、艾滋病診療中心、口腔數字化技工中心、燒傷康復一體化中心、輔助生殖技術中心、老年醫養結合中心、精神專科等一批特色突出的重點專科,打造形成全省、東北三省乃至全國領先的優勢專科集群。設計市屬11家醫院示范項目19個,如市第一專科醫院精神科一直處在東北第一、全國第十四位,通過打造心理衛生中心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項目,鞏固其現有地位同時提升全國排名。市五院利用燒傷骨科技術優勢,通過實施燒傷修復及運動康復技術能力提升項目,建立東北三省知名的燒傷救治及創面修復與康復一體化診療中心,推動省域燒傷救治水平顯著提升,其優勢學科影響力輻射更廣。北京兒童醫院黑龍江醫院通過實施嬰幼兒急診急救技術能力提升項目和兒童發育疾病診療技術能力提升項目,可填補我省我市兒童營養精準評估與發育障礙疾病診療空白。
到2026年,爭取建設國家級重點專科增加1—2個、省級重點專科增加8—10個、市級重點專科增加10—15個。全面提升我市居民的健康診療服務水準。
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
《實施方案》要求,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支持并強化區縣級醫院腫瘤、傳染病、精神病、急診急救、重癥醫學、心腦血管、婦產科、兒科、老年科、中醫科、康復醫學科等臨床專科建設,鼓勵依托現有資源建立相關專科專病中心,全面增強縣級醫院診療救治能力,促進分級診療體系的逐步完善。到2026年,爭取在縣級醫院創建省級重點專科2個、市級重點專科18個、縣級重點專科50個,縣級糖尿病等專病中心30個,縣域內住院量達到91%以上。
據市衛健委副主任閆松介紹,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深入學習借鑒和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全面推進各項改革任務,先后獲批首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城市、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在全國推出首個綜合性衛生健康便民電子地圖,成立全國首個關愛健康志愿服務中心,基本滿足了群眾多層次、多元化健康服務需求。
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此項《實施方案》的推出,旨在本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發展新格局,讓全市人民在醫療健康上獲得更充分、更有成色的體驗感和滿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