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 中 小
“2024年—2025年的跨年夜,我是在新疆阿勒泰十師北屯市兵團總醫院診室里度過的,很有意義。”今年8月份,北京兒童醫院黑龍江醫院耳鼻喉科的傅海威醫生,作為黑龍江省第六批援疆醫療專家來到新疆阿勒泰。在5個多月的援疆工作中,用他自己的話說“真是拼了”——每周3次24小時的急診、一次門診,每周三、周五兩個固定手術日,在沒有門診的時候還要出急診和手術。但傅醫生感覺非常充實,因為“患者需要我”。
姑娘從馬背摔下
醫生第一時間手術治療
2024年12月31日9時30分,剛剛值完24小時急診班的傅醫生來到診室。“看似工作時間挺晚是吧?其實新疆和哈爾濱有大約兩個半小時的時差呢,這里的9點半,就和在哈爾濱的7點差不多。”傅海威醫生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傅醫生當天接到的首名患者是一名姑娘,是因從馬背上摔下來,導致面部受傷。傅海威說,在哈爾濱的時候,遇到過與動物傷害相關的患者,大多也就是貓狗抓、咬傷,雖然也有危險,但通常并不嚴重。而在這里,被動物傷害的患者卻不一樣。“從馬背上摔下來的、被牛頂傷面部的患者更加緊急,傷勢也更重。”看著患者家屬焦急的樣子,傅醫生切實地感受到自己的責任。經過詢問,傅醫生得知,受傷的姑娘下個月就要結婚了,能不能準時結婚、傷情會不會讓姑娘“破相”,成了這個姑娘最重要的期盼。
傅醫生很快為這位姑娘第一時間安排了手術,并一再安慰她,保證面部外傷會很快康復,不會留下疤痕。“姑娘和家屬一個勁兒地說著‘謝謝,謝謝’。”
援疆5個月很想家
但這里的人們更需要他
“當天接診的第二位患者,是一名鼻腔黏膜炎癥患者,是由細菌、病毒、過敏原等引起的。”傅海威告訴記者,新疆氣候干燥,還經常有揚塵風沙天氣,空氣中漂浮顆粒物多,導致鼻炎成為新疆常見病和多發病。“新疆地區氣溫普遍偏低,加之當地居民習慣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可能會使機體免疫力持續下降,使鼻炎癥狀加重。”傅海威一面認真地為患者診療,一邊認真地詢問患者的生活習慣和環境。最終,傅海威為該名患者開了一些藥物進行治療。
“我來到這里已經5個月了,很想念家里,想念女兒。但是相對于家人,這里的人們更需要我。今年的跨年夜是在診室里度過的,很幸運能有這樣的經歷。我是一名醫生,這是我的責任所在。”傅海威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