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小龍蝦“安家”黑土地,從“舌尖美味”逐步長成富民大產業
字號: 大 中 小
春耕始,農事興,冰城寒地小龍蝦成為主角之一。近日,哈爾濱長嶺湖養殖基地已開始撈蝦苗,1500萬尾寒地小龍蝦苗將陸續分散到農戶手中,下池塘、進稻田,為水產養殖“藍色糧倉”增添一份別樣鮮美。
近年來,冰城寒地小龍蝦產業逐漸壯大,摸索、走通了“自繁自育”“南繁北育”等多條路徑,并逐步完善了科研、養殖、加工、銷售鏈條,成為一張閃閃發光的“金名片”。
“水上春耕”大幕啟,培育富民大產業
在長嶺湖附近一片水塘邊,養殖戶開始投放蝦苗。作為哈市最大的寒地小龍蝦養殖基地,這里每年以大棚養殖、池塘放養的形式,通過“南繁北育”等模式,滿足了寒地小龍蝦苗的市場需求。
黑龍江省達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健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該養殖基地共有大棚35棟、池塘2000余畝,今年將繁育蝦苗1500萬尾。“差不多8月開始進入捕撈季,能持續4個月向市場供給寒地小龍蝦,正好填補了‘南方蝦’的市場缺口。現在每年還有5萬斤小龍蝦以‘禮盒’的形式銷往省外,做到了‘北蝦南游’。”
近年來,冰城圍繞寒地小龍蝦品種選育、苗種培育、養殖生產、品牌建設、物流銷售等方面全鏈條發力,創新推出“南繁北育”“自繁自育”等模式。長嶺湖養殖基地主要采用“南繁北育”技術,蝦苗還是米粒大小時從南方空運過來,養在溫室大棚內,待適應了水土、溫度后放養到池塘、稻田,成長為真正的“寒地小龍蝦”,不僅成活率大幅提升、肉質緊致彈滑,而且個大鰓凈、味道甜香。
今年,通河縣“蝦稻共作”面積預計達8000畝,寒地小龍蝦繁育能力達800萬尾以上;賓縣全力打造“龍江蝦谷”,寒地小龍蝦苗種生產能力提升至1000萬尾……去年,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哈爾濱市“中國寒地小龍蝦之都”區域特色品牌稱號;今年,哈爾濱市農科院自主研發的“寒地小龍蝦養殖技術”成功入選黑龍江省推介農業主推技術名錄。幾年時間,作為“外來物種”的小龍蝦適應了寒地生長,“安家”黑土地,從“舌尖美味”逐步長成富民大產業。截至目前,寒地小龍蝦已在黑龍江省13個地市30余個區(縣)建立了養殖示范基地,并輻射吉林、內蒙古、遼寧和青海等地,累計示范推廣面積超10萬畝,創造經濟效益近7億元。
綠色農業“活標簽”,定制農業“生力軍”
在方正縣天門鄉沿江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國玉撈起一網蝦苗查看長勢。稻田已經插秧完畢,這些寒地小龍蝦即將下田。3個月后,成品小龍蝦就能進入加工車間,變成美味的“蝦餃”。
李國玉告訴記者,進入8月后,沿江村每天要撈蝦幾百斤。不用出村叫賣,鄉親們守在田間地頭數錢就行,“要來撈蝦得提前預約”。在方正縣,“方正富硒米”“寒地小龍蝦”相互背書,互為綠色、有機農產品“活標簽”:“米為蝦提質、蝦為米增香”,“蝦稻共作”“一水雙收”贏得更大市場份額。
坐落在呼蘭區雪花路上的黑龍江合味食品有限公司,車間內正生產的煎蝦餃美味誘人,每個煎餃有兩個蝦腰,半開口的設計,正好露出蝦肉,色香味俱佳,是餐飲企業點名定制的佳肴。
哈爾濱市寒地小龍蝦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黑龍江省寒地小龍蝦產業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毛禮興告訴記者,寒地小龍蝦除直供餐桌外,還會加工成蝦尾等產品。有了“農頭工尾”保障,養殖戶沒有了后顧之憂,積極性高漲。
今年,哈爾濱市計劃推廣寒地小龍蝦5萬畝,技術支持建設苗種繁育基地10個、千畝連片基地5個,打造通河、賓縣、方正3個養殖示范縣。市場端反饋,冰城寒地小龍蝦呈供不應求之勢,成為冰城“定制農業”領域的一枝新秀。
小龍蝦“自帶賣點”,農文旅融合發展
冰城寒地小龍蝦5月放苗、8月開始收獲,填補“南方蝦”市場供應缺口的同時,因其生長期、收獲期與“冰城夏都”的避暑游、金秋游重合,有力推動了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在松北區杏林村,村民陳華的池塘遠近聞名,每年夏秋時節天天滿客。“一把魚竿二兩肉”,一會兒工夫就能釣上半斤小龍蝦,大人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且能吃到自己親自釣的小龍蝦,很少有人經得起誘惑。陳華說:“以前池塘養魚搞過垂釣,但沒像現在釣蝦這么火。如今,進村的游客都要到垂釣園打卡,寒地小龍蝦是每餐必點菜。”
自從杏林村闖出“寒地小龍蝦村”名號,進村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村里的“農家樂”、采摘園、燒酒坊一家接一家地開起來,生意紅火。
在賓縣糖坊鎮勝利村,一塊“寒地小龍蝦養殖基地”的牌子立在路旁,經常有游客沿著指示路線走進稻田,一嘗美味。今年,賓縣在4個鄉鎮推廣寒地小龍蝦養殖,形成了以釣蝦為主的農業觀光游線路,傳統農業轉型踏上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鄉親們說:“可別小看了這小龍蝦,那可不是一斤賣個幾十元的事,絕對值得上心干。”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內融入寒地小龍蝦產業發展的企業近50家,預計年產值可達10億元。依托寒地氣候優勢,寒地小龍蝦產業加快了高質量發展步伐。哈爾濱市農科院水產分院院長董宏偉介紹,通過探索建立“農科教、產學研”緊密銜接新機制,冰城寒地小龍蝦將不斷豐富黑土地“藍色糧倉”,“鉗”來更廣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