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 中 小
2021年,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經濟基礎持續鞏固,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全市經濟運行保持穩定恢復增長態勢,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經濟總量
初步測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35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28.2億元,增長6.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39.2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84.3億元,增長6.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2.0:22.5:65.5調整為11.7:23.2:65.1。戶籍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6580元,增長5.9%。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276.4億元,增長6.6%,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2.5%。縣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5.0億元,增長7.0%,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2.7%。
人口
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943.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26.5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55.8%,比上年末提高0.1個百分點。在全市人口中,九區人口551.9萬人。全市出生人口3.7萬人,出生率3.9‰;死亡人口5.6萬人,死亡率5.9‰。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88.5萬人。
2021年末全市戶籍人口及構成
單位:萬人、%
指標 | 絕對量 | 比重 |
全市戶籍總人口 | 943.2 | 100.0 |
按所在地分 | ||
城鎮 | 526.5 | 55.8 |
鄉村 | 416.7 | 44.2 |
按性別分 | ||
男性 | 470.1 | 49.8 |
女性 | 473.1 | 50.2 |
按年齡分 | ||
0-17歲(含不滿18周歲) | 121.7 | 12.9 |
18-34歲(含不滿35周歲) | 170.6 | 18.1 |
35-59歲(含不滿60周歲) | 416.4 | 44.1 |
60周歲及以上 | 234.5 | 24.9 |
勞動就業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9.96萬人,比上年增長2.89%,完成目標的129.38%。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6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45%,處于控制目標之內。
財政收支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5.8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稅收收入281.1億元,下降0.2%。主體稅種中,增值稅下降1.2%,企業所得稅增長9.8%,個人所得稅增長2.0%,城市維護建設稅增長6.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92.1億元,下降14.7%。
市場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6%。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1.8%,服務項目價格下降1.4%。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5.8%。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8.2%,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上漲2.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水平上漲8.4%。
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8%。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6%。
2021年全市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標 | 價格指數(上年同期=100) |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100.6 |
食品煙酒 | 100.1 |
衣著 | 103.0 |
居住 | 98.7 |
生活用品及服務 | 100.5 |
交通和通信 | 104.2 |
教育文化和娛樂 | 100.4 |
醫療保健 | 100.2 |
其他用品和服務 | 99.4 |
哈爾濱新區
全年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2.5億元,比上年增長7.0%,高于全市1.5個百分點。其中,江北一體發展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1.1億元,增長7.6%;江南政策協同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4億元,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高于全市3.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下降3.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5%。全年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269個,增加16個,完成投資增長15.0%。其中,開復工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84個,增加13個,完成投資增長11.7%,拉動新區投資增長7.1個百分點。
“4+4”現代產業體系
全年綠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實現產值1122.5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先進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912.6億元,增長18.1%;現代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營業收入965.5億元,增長19.6%;特色文化和旅游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252.9億元,下降8.0%;信息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16.1億元,增長19.7%;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56.6億元,增長3.6%;金融產業實現營業收入818.6億元,下降4.6%;現代物流產業實現營業收入947.7億元,增長5.9%。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1196.0億元,比上年增長7.13%。其中,農業產值771.1億元,增長6.05%;林業產值33.8億元,增長5.56%;牧業產值314.5億元,增長10.71%;漁業產值26.3億元,增長2.9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50.3億元,增長4.64%。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78.3萬畝,增長0.6%。其中,水稻905.1萬畝,增長2.0%;玉米1758.7萬畝,增長7.0%;大豆287.6萬畝,下降29.2%。蔬菜及食用菌面積46.8萬畝,產量136.6萬噸。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面積7.7萬畝,產量20.7萬噸;瓜果類面積0.7萬畝,產量1.2萬噸;花卉苗木面積3761.4畝。
全年豬、牛、羊、家禽存欄分別為232.4萬頭、75.5萬頭、36.1萬只、2596.6萬只,分別減少3.0%、增長4.0%、減少3.0%、減少3.7%。肉、蛋、奶產量分別為48.4萬噸、19.3萬噸、44.1萬噸。水產品產量13.7萬噸,增長5.4%。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13.3萬噸,增長5.4%;捕撈水產品產量0.4萬噸,與去年持平。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1091萬畝。其中,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33萬畝。綠色食品標識認證675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35個,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840萬畝。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2家。其中,國家級19家,省級93家。新增家庭農場10萬個。
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185.96萬千瓦,增長3.4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960.8億元,比上年增長4.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增長4.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下降3.3%。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分別增長41.6%、20.8%、8.1%。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單位:%
指標 | 增速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4.1 |
按所有制分 | |
公有制企業 | 7.6 |
國有控股企業 | 4.9 |
非公有制企業 | 0.6 |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 | |
國有企業 | -6.7 |
集體企業 | 4.5 |
股份制企業 | 7.0 |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 -4.9 |
按隸屬關系分 | |
中央企業 | 4.9 |
地方企業 | 8.3 |
其他企業 | 2.1 |
按企業規模分 | |
大中型企業 | 3.0 |
小微企業 | 6.6 |
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增長10.0%。規模以上工業虧損面22.1%。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60.5%,降低1.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11.8元,減少0.9元。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7種主要工業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102種,占54.5%;產量下降的有85種,占45.5%。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24.7%。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增速
主要產品名稱 | 單位 | 絕對量 | 增速(%) |
大米 | 萬噸 | 406.6 | 11.3 |
飼料 | 萬噸 | 290.1 | 12.0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萬噸 | 27.0 | -24.1 |
鮮、冷藏肉 | 萬噸 | 42.5 | 33.7 |
乳制品 | 萬噸 | 36.2 | -0.8 |
飲料 | 萬噸 | 185.9 | 6.5 |
化學藥品原藥 | 萬噸 | 1.5 | 47.7 |
中成藥 | 萬噸 | 2.0 | -25.4 |
塑料制品 | 萬噸 | 12.9 | -13.6 |
水泥 | 萬噸 | 808.8 | -15.0 |
生鐵 | 萬噸 | 99.1 | -27.2 |
鋼材 | 萬噸 | 174.9 | 28.0 |
鋁材 | 萬噸 | 16.4 | 13.6 |
家具 | 萬件 | 32.5 | -4.8 |
人造板 | 萬立方米 | 1.9 | 101.8 |
集成電路 | 億塊 | 3.7 | 38.3 |
變壓器 | 萬千伏安 | 1538.6 | 35.7 |
電力電纜 | 萬千米 | 8.3 | -19.4 |
白酒 | 萬千升 | 9.1 | -0.8 |
啤酒 | 萬千升 | 103.2 | 3.1 |
發動機 | 萬千瓦 | 5165.5 | 26.8 |
電站用汽輪機 | 萬千瓦 | 779.4 | -31.2 |
發電機組(發電設備) | 萬千瓦 | 2088.2 | 16.8 |
大型拖拉機 | 臺 | 830 | 2.6 |
電工儀器儀表 | 萬臺 | 235.3 | 26.7 |
石墨烯 | 噸 | 1.1 | -15.4 |
滾動軸承 | 萬套 | 4694.0 | 150.0 |
卷煙 | 億支 | 402.8 | 4.7 |
電站鍋爐 | 蒸發量萬噸 | 5.4 | 6.8 |
鋰離子電池 | 萬只(自然只) | 523.1 | 115.7 |
建筑業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279.3億元,比上年增長0.5%。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1386戶。其中,一級資質及以上建筑企業171戶,占全部建筑企業的12.3%;一級以下建筑企業1215戶,占87.7%。資質以上建筑企業中有工作量的建筑企業1012戶,占全部建筑企業的73.0%。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653.0億元,比上年增長10.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43.2億元,增長11.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14.9億元,增長16.1%;金融業增加值682.9億元,增長0.8%;房地產業增加值344.8億元,下降3.0%;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420.1億元,增長7.7%。
交通運輸
全年完成貨物運輸總量10272.5萬噸,比上年增長12.4%。貨物運輸周轉總量420.0億噸公里,增長11.4%。
2021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增速
指標 | 單位 | 絕對量 | 增速(%) |
貨物運輸總量 | 萬噸 | 10272.5 | 12.4 |
鐵路 | 萬噸 | 1488.7 | -0.2 |
公路 | 萬噸 | 8685.0 | 16.3 |
水運 | 萬噸 | -45.7 | |
民航 | 萬噸 | 4.5 | 0.2 |
貨物運輸周轉量 | 億噸公里 | 420.0 | 11.4 |
鐵路 | 億噸公里 | 228.8 | 6.1 |
公路 | 億噸公里 | 189.7 | 19.4 |
水運 | 億噸公里 | 0.4 | -66.5 |
民航 | 億噸公里 | 1.0 | 3.4 |
完成旅客運輸總量5196.4萬人,增長18.5%。旅客運輸周轉總量187.7億人公里,增長1.2%。
2021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增速
指標 | 單位 | 絕對量 | 增速(%) |
旅客運輸總量 | 萬人 | 5196.4 | 18.5 |
鐵路 | 萬人 | 2187.4 | 7.2 |
公路 | 萬人 | 2328.0 | 40.9 |
民航 | 萬人 | 681.0 | -1.8 |
旅客運輸周轉量 | 億人公里 | 187.7 | 1.2 |
鐵路 | 億人公里 | 42.5 | 8.5 |
公路 | 億人公里 | 18.3 | -2.3 |
民航 | 億人公里 | 127.0 | -0.6 |
全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運營航線268條,減少28條。其中,國際和地區航線4條,減少16條;國內航線264條,減少12條。全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進出港旅客1350.2萬人次,下降0.05%。航空貨郵吞吐量10.7萬噸,下降4.6%。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222.2萬輛,增長4.5%。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01.3萬輛,增長4.0%;個人小型汽車保有量179.7萬輛,增長4.5%。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汽車擁有33.0輛,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汽車擁有16.1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5796輛,增長36.5%。
郵電通信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4﹞67.1億元,增長18.5%;電信業務總量﹝5﹞92.1億元,增長24.3%。快遞業務量41160.5萬件,增長29.3%。快遞業務收入54.1億元,增長14.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130.6萬戶,增長7.1%。移動電話用戶﹝6﹞1183.6萬戶,下降4.7%。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6﹞315.9萬戶,增長16.7%。
旅游業
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9188.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3%。其中,國內游客9185.0萬人次,增長17.4%;入境游客3.7萬人次,下降63.5%。
實現旅游業務總收入945.1億元,下降14.5%。其中,國內旅游業務收入943億元,下降14.3%;國際旅游創匯3248.2萬美元,下降63.5%。
擁有A級旅游景區67家、S級滑雪場12家。星級賓館47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11家,三星級31家,二星級3家。旅行社386家,其中出境組團旅行社78家。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7﹞比上年增長4.2%。按產業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34.9%、18.6%、1.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8.3%。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長11.0%,民間投資下降7.6%,港澳臺及外商投資增長65.1%。
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1713個。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757個,完成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90.1%。計劃總投資10億元及以上項目209個,完成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4.5%。
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6.3%。其中,交通運輸業投資下降28.4%,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304.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70.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43.2%。
房地產開發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14.6%,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7.7%。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0.2%,辦公樓投資下降29.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下降25.0%。商品房銷售面積609.4萬平方米,下降20.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79.1萬平方米,下降50.4萬平方米。
2021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及增速
指標 | 單位 | 絕對量 | 增速(%) |
房地產開發投資 | 億元 | — | -14.6 |
住宅 | 億元 | — | -10.2 |
商品房銷售面積 | 萬平方米 | 609.4 | -20.7 |
住宅 | 萬平方米 | 517.1 | -23.9 |
商品房銷售額 | 億元 | 533.9 | -26.6 |
住宅 | 億元 | 453.8 | -29.4 |
六、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80.3億元,比上年增長7.0%。限額以上﹝8﹞單位16個主要商品類別中,11個大類商品零售額實現增長,增速較高的有:書報雜志類增長75.4%、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2.6%、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31.9%、石油及制品類增長29.0%;5個大類商品零售額下降,分別是:日用品類下降6.7%、家具類下降6.5%、糧油食品類下降3.0%、金銀珠寶類下降1.7%、通訊器材類下降0.7%。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快速增長,增速為15.6%。
七、外經外貿
對外經濟
與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344.6億元(海關口徑),比上年增長35.0%。其中,出口總值171.3億元,增長25.2%;進口總值173.3億元,增長46.3%。
從商品類別看,農產品進出口118.4億元,增長41.8%;機電類產品進出口132.1億元,增長11.6%;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61.2億元,增長13.0%。
從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進出口136.3億元,增長56.6%;民營企業進出口172.5億元,增長28.0%;外資企業進出口31.8億元,增長8.0%。從貿易國別看,對俄羅斯進出口32.7億元,增長3.5%。
2021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及增速
單位:萬元、%
指標 | 進出口 | 增速 | 出口 | 增速 | 進口 | 增速 |
進出口貿易總值 | 3445819 | 35.0 | 1713292 | 25.2 | 1732527 | 46.3 |
按貿易方式分類 | ||||||
一般貿易 | 3014106 | 47.3 | 1357700 | 39.8 | 1656406 | 54.1 |
對外承包工程出口貨物 | 257491 | -4.9 | 257491 | -4.9 | 0 | 0.0 |
加工貿易 | 93891 | 3.6 | 66417 | 19.5 | 27474 | -21.7 |
邊境小額貿易 | 6601 | 354.5 | 199 | 4584.0 | 6401 | 342.1 |
按貿易國別(地區)分類 | ||||||
巴西 | 628190 | 134.7 | 17352 | 56.9 | 610837 | 138.0 |
香港 | 429542 | 22.2 | 428761 | 22.5 | 781 | -49.5 |
美國 | 374328 | 40.8 | 110699 | 231.1 | 263629 | 13.4 |
俄羅斯聯邦 | 326711 | 3.5 | 122397 | -22.3 | 204314 | 29.1 |
新西蘭 | 145485 | 106.8 | 1926 | 136.5 | 143559 | 106.4 |
利用外資
全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2戶,合同外資額12.1億美元,投資企業主要來源于香港、俄羅斯、韓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行業涉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等11個行業。
新設立合同外資額超千萬美元的企業14戶,增長75%。新設立合同外資額超億美元的企業3戶,合同外資額7.6億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資額的62.5%。存量外資企業增資擴股22項,新增合同外資1.8億美元。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8億美元,增長10.9%。從資金來源地看,主要分布在香港、比利時、韓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香港地區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占總量的64.1%。從行業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等12個行業。
八、金融證券保險
金融
全市銀行金融機構單位數62家。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4655.4億元,比上年增長5.8%;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3839.9億元,增長9.4%。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4555.1億元,增長5.9%;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3741.2億元,增長9.5%。
2021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及增速
單位:億元、%
指標 | 絕對量 | 增速 |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 | 14555.1 | 5.9 |
境內存款 | 14540.8 | 5.9 |
住戶存款 | 8187.2 | 12.0 |
非金融企業存款 | 3001.0 | 0.4 |
機關團體存款 | 2213.0 | -8.2 |
財政性存款 | 847.4 | 14.4 |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 292.2 | 2.9 |
境外存款 | 14.3 | 9.1 |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 | 13741.2 | 9.5 |
境內貸款 | 13386.3 | 9.3 |
住戶貸款 | 4118.1 | 8.6 |
企(事)業單位貸款 | 9268.2 | 9.7 |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 | ||
境外貸款 | 354.9 | 14.8 |
保險
全年保險公司﹝9﹞原保險保費收入381.5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財產險收入70.8億元,下降14.9%;人身險收入310.7億元,增長5.4%。在人身險收入中人壽保險收入213.1億元,增長6.3%;健康保險收入89.3億元,增長4.1%;意外傷害險收入8.3億元,下降1.9%。全年保險賠付支出155.2億元,增長24.8%。其中,財產險支出52.9億元,增長3.3%;人身險支出102.2億元,增長39.9%。在人身險支出中人壽保險支出34.2億元,下降23.4%;健康保險支出66.6億元,增長146.6%;意外傷害險支出1.5億元,增長2.1%。
2021年全市保險業保費收入、賠付支出及增速
單位:億元、%
指標 | 絕對量 | 增速 |
原保險保費收入 | 381.5 | 1.0 |
財產險 | 70.8 | -14.9 |
機動車輛保險 | 47.1 | -12.5 |
人身險 | 310.7 | 5.4 |
人壽保險 | 213.1 | 6.3 |
健康保險 | 89.3 | 4.1 |
意外傷害保險 | 8.3 | -1.9 |
賠付支出 | 155.2 | 24.8 |
財產險 | 52.9 | 3.3 |
機動車輛保險 | 32.3 | 19.0 |
人身險 | 102.2 | 39.9 |
人壽保險 | 34.2 | -23.4 |
健康保險 | 66.6 | 146.6 |
意外傷害保險 | 1.5 | 2.1 |
證券
全市注冊地在哈爾濱證券公司1家。證券經營機構102家,其中分公司23家、證券營業部79家。共有證券投資咨詢機構1家。境內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9家。全年有價證券交易成交額33127.2億元,比上年下降10.9%。其中,股票交易成交額17884.8億元,增長3.4%。各證券經營機構開戶數525萬戶,增加39萬戶。
九、城市建設與公用事業
路網建設
哈西大街打通工程、LNG配套道路等40個路橋項目通車。地鐵2號線一期和3號線二期(東南環)實現通車運營。新建停車場1處,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2448個,啟動建設源網廠站10座,新建各類管線490公里。
城市交通
年末市區共有編碼公交線路372條,其中新開辟、調整和延伸公交線路50條。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8562.5公里,其中新增線路長度1057.4公里。共有公交運營車輛6981輛,其中新增、更新車輛689標臺,新增、更新車輛全部為新能源車輛。全年公交客運量達到4.85億人次。共有巡游出租汽車運營車輛17115輛,其中更新雙燃料車輛1221臺,客運量達到3.98億人次。全市地鐵線路3條,運營總長度78.08公里,總客運量0.73億人次。
保障性安居工程
全年啟動棚戶區改造1.24萬戶。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回遷安置房5000套,完成全年計劃的100%。分配公共租賃住房3641套,完成年度計劃的100%。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全年機械化清掃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0%和100%。城區新增公園(游園)3處,改建開放式公園5個,新植樹木9.7萬株,新增綠地45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6229公頃,比上年增加45公頃。
供熱、供氣
全年改造老舊供熱管網541公里,全市集中供熱面積達31825.95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5%。全市供氣管道總長度4850公里,天然氣用戶198萬戶,其中家庭用戶196萬戶。
十、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全市現有科研機構70個,擁有1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15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專利授權22231件,增長42.86%。其中,發明5059件,實用新型15229件。全年技術合同成交4229項,成交額265.86億元,增長20.63%。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751家,增長48.14%。全市備案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41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5家。全年獲省級及以上科技獎勵230項。
教育事業
全市現有在哈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11所,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8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87所,普通高中103所,普通初中348所,普通小學(含農村小學網點)399所,特殊教育學校18所,幼兒園1432所。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5.96%。
2021年全市教育機構學生、教師情況及增速
單位:人、%
學校類型 | 招生 | 在校生 | 畢業生 | 專任教師 | ||||
絕對量 | 增速 | 絕對量 | 增速 | 絕對量 | 增速 | 絕對量 | 增速 | |
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 | 549 | 5.37 | 1429 | 22.45 | 266 | 123.52 | ||
普通高校 | 249608 | 11.06 | 758099 | 8.62 | 180999 | -6.56 | 33337 | -0.63 |
成人高校 | 18155 | 47.66 | 23975 | -23.96 | 10182 | 1085 | 18.84 | |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 | 31682 | 8.40 | 86740 | 6.05 | 23183 | -27.11 | 6136 | 1.34 |
普通高中 | 53240 | 0.93 | 157744 | 5.85 | 43812 | -10.74 | 11911 | 2.02 |
普通初中 | 73187 | 2.14 | 250561 | -1.37 | 76781 | 2.44 | 22941 | -1.19 |
普通小學 | 58159 | -15.06 | 376943 | -4.35 | 73857 | 2.42 | 26708 | -2.54 |
幼兒園 | 69027 | -0.77 | 158334 | 6.26 | 53357 | 4.34 | 11208 | 9.14 |
特殊教育學校 | 210 | -35.78 | 3235 | -1.67 | 293 | -25.26 | 613 | -1.29 |
文化事業
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8個;博物館70個;文化館(藝術館)20個;公共圖書館18個,圖書館分館175個;各類電影放映單位80個;綜合檔案館19個,專業檔案館3個。哈爾濱市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99560小時,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99107小時。電視綜合覆蓋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100%。全市有線數字電視用戶115萬戶。
衛生事業﹝10﹞
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4785個(包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350個,衛生院18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4個。衛生機構床位數8.8萬張。衛生技術人員7.9萬人,其中執業醫師2.8萬人,注冊護士3.5萬人。衛生機構全年診療2794.5萬人次。
體育事業
全市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獲得獎牌14枚,其中金牌7枚,銀牌5枚,銅牌2枚。參加國內比賽獲得獎牌39枚,其中金牌20枚,銀牌12枚,銅牌7枚。
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570人(二級)。開展國民體質監測2000人。全市各區、縣(市)建設社會足球場28塊、澆建室外公益冰場90塊。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
據抽樣調查測算,全市城鎮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2745元,比上年增長7.4%;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9922元,增長10.0%。農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2元,增長9.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167元,增長17.6%。城鎮、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1.7%和37.1%,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差距比上年擴大0.6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事業
年末全市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9.71萬人,比上年增長5.66%。享受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107.43萬人,增長1.92%。城鄉居民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30.26萬人,其中享受養老保險待遇102.1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02.21萬人,增長0.99%。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02.2萬人,增長0.7%。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05.6萬人,增加0.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49.99萬人,增加2.8萬人。
社會福利與救助事業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6.4萬人,比上年下降7.2%;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3.2萬人,與上年持平;特困人員2.2萬人,與上年持平。全市共有養老機構546家,其中新建33家。養老機構床位數4.51萬張,其中當年新增3041張。救助孤困兒童1367人。
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1.49萬張,收養人員0.54萬人。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3320處。全年銷售福利彩票9.66億元,下降9.7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市區每人每月783元,縣(市)每人每月637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年4812元。
十二、能源、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能源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273.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3%。其中,工業用電量112.5億千瓦時,增長2.8%;城鎮居民生活用電量46.1億千瓦時,增長6.6%;鄉村居民生活用電量17.9億千瓦時,增長1.5%。
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4%。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733.3萬噸標準煤,下降3.6%。規模以上工業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636.5萬噸標準煤,下降4.5%。
資源環境
全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2075公頃,比上年下降20%。其中,工礦倉儲用地322公頃,下降29%;商業用地226公頃,下降6%;住宅用地325公頃,下降27%;公共管理與服務用地282公頃,下降53%;交通用地466公頃,下降38%;水利用地452公頃,增長1141%。
全年完成造林10.09萬畝。濕地公園15處,面積2.01萬公頃,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13處,面積1.98萬公頃;省級濕地公園2處,面積304.11公頃。現有濕地類型省級自然保護區8處,面積10.4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11﹞1079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1﹞46%。完成人工造林8.43萬畝。
全年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365天,優良天數310天,比上年增加7天,優良天數比率84.9%。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3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1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31微克/立方米。城市晝間區域聲環境平均等效聲級56.6分貝,城市晝間道路交通聲環境平均等效聲級67.4分貝。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量達標率100%,全市2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達標率88%,其中優良比例72%。
安全生產
全年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362起,死亡202人,分別比上年下降22.2%、7.3%。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295起,死亡128人,分別下降24%、上升0.8%。全年未發生10人以上重大生產安全事故。
注釋:
﹝1﹞本公報均為初步統計數據,部分數據因4舍5入原因,總計與分項合計存在著微少差的情況。正式數據以本年度出版的《哈爾濱統計年鑒》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各行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組;建筑業增加值絕對數均為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
﹝4﹞2021年郵政業務總量使用2020年不變單價。
﹝5﹞2021年電信業務總量使用2020年單價。
﹝6﹞2021年固定電話用戶、移動電話用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調整為省通信管理局口徑。
﹝7﹞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500萬元及以上項目。
﹝8﹞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范圍為批發業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500萬元及以上、住宿業200萬元及以上、餐飲業200萬元及以上。
﹝9﹞按照銀保監會要求,自2021年6月起,全市保險匯總數據口徑暫不包含天安財險、易安財險(虛擬)、華夏人壽三家風險機構數據。
﹝10﹞衛生事業數據來源于2021年快報,最終數據以年鑒為準。
﹝11﹞活立木蓄積和森林覆蓋率都是2020年數據,因國土三調數據與林草數據融合尚未完畢,所以2021年數據還在調整核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