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第一狼人精品无码,先锋影音久草视频,色欲AⅤ蜜臀aV在线播放小说

當前位置: 首頁?>?政務公開?>?數據發布?>?統計公報

2017年哈爾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日期:2018-04-28 11:28 來源:哈爾濱市統計局

字號:

201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全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動重點產業發展,加快培育新動能,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同步取得新進步。

一、綜合

經濟總量

初步測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55.0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88.8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820.7億元,增長3.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845.5億元,增長9.0%。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3:31.1:57.6調整為10.8:28.7:60.5。戶籍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6301元,增長7.0%。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3441.7億元,增長8.0%,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2%。九縣(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42.3億元,增長4.3%,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8%,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7.2%。




人口

年末戶籍總人口955.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7.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63.8萬人,城鎮化率48.6%。在全市戶籍人口中,市轄區人口550.8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197.2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20.7%。全市出生人口7.4萬人,出生率7.70‰,死亡人口15.7萬人,死亡率16.43‰。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7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92.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04.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4.5%。

勞動就業

年末全市就業人員509.5萬人,同比增長0.7%,其中城鎮就業人員282.0萬人,增長4.7%。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下降3.0%,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再就業7.3萬人,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54.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8%,下降0.06個百分點。

財政收支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770.2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8.1億元,增長8.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295.2億元,增長13.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58.5億元,增長9.4%。

市場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0.3%,服務項目價格上漲4.0%。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8%,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3.5%,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下降0.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4%。

固定資產投資價格同比上漲4.2%。

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上漲7.4%。

2017年全市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標

價格指數

(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1.6

其中:1、食品煙酒

99.7

2、衣著

101.5

3、居住

101.5

4、生活用品及服務

100.8

5、交通和通信

98.7

6、教育文化和娛樂

104.5

7、醫療保健

109.6

8、其他用品和服務

101.8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1284.4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農業產值668.5億元,增長5.4%;林業產值33.1億元,下降7.3%;牧業產值507.8億元,增長1.2%;漁業產值28.9億元,增長12.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6.1億元,增長14.9%。

蔬菜產量200.1萬噸,油料產量1.1萬噸,煙葉產量0.7萬噸。大牲畜存欄162.5萬頭,生豬存欄384.5萬頭,家禽存欄5633.0萬只。肉類產量96.4萬噸,奶類產量134.4萬噸,禽蛋產量38.6萬噸。水產品產量13.4萬噸。

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1020萬畝。有效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識1042個,綠色食品標識556個,有機食品標識193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29個。

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067.9萬千瓦,增長2.8%;化肥投入(折純)44.8萬噸,下降1.9%;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192.4萬畝,增長1.5%,節水灌溉面積205.6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206.7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3]增加值增長5.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采礦業[4]下降13.8%,制造業增長2.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4.3%。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指標

增速(%)

規模以上工業

5.0

1、國有及國有控股經濟

2.7

集體及集體控股經濟

9.0

非公有制經濟

6.9

2、中央工業

1.9

省屬工業

21.7

地方工業

6.5

3、大中型企業

5.8

小微型企業

3.7

4、四大主導產業

5.5

裝備制造業

7.1

食品工業

5.4

醫藥工業

0.1

石化工業

8.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0.4%。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9.4%,提高0.4個百分點。

在重點監測146種工業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75種,占51.4%;產量下降的有67種,占45.9%;產量持平的有4種,占2.7%。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6.7%。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主要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長(%)

乳制品

萬噸

22.3

4.5

啤酒

萬千升

115.1

-8.2

軟飲料

萬噸

153.1

0.6

卷煙

億支

364.3

-10.0

化學藥品原藥

679.2

-23.8

水泥

萬噸

860.0

-12.3

鋁合金

19960.0

151.2

鋁材

萬噸

12.1

19.9

金屬切削工具

萬件

2449.3

40.4

工業鍋爐

蒸發量噸

11818.0

35.6

汽車用發動機

萬千瓦

1710.7

-26.9

滾動軸承

萬套

8110.5

7.3

發電機組(發電設備)

萬千瓦

1417.4

-40.4

鉛酸蓄電池

萬千伏安時

86.2

-11.2

集成電路

萬塊

28700.0

10.4

新舊動能轉換穩步推進。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增速呈現“四增三降”格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0.2%、3.8%、13.6%、40.2%;節能環保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別同比下降11.9%、6.7%、35.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3.3%,比上年提高5.8個百分點。列入國家“三新”統計的10種新產品中,我市有石墨烯、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4種產品,其中石墨烯產量為115噸,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02輛,集成電路產量2.9億塊,工業機器人102套。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利稅總額增長0.4%,其中利潤總額下降6.7%,稅金增長5.2%。在38個行業大類中,盈利行業占84.2%。

建筑業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615.2億元,比上年增長1.1%。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953戶。其中,一級資質及以上建筑企業148戶,占全部建筑企業的15.5%;一級以下建筑企業805戶,占84.5%。資質以上建筑企業中有工作量的建筑企業731戶,占全部建筑企業的76.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395.5億元,比上年增長7.1%。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446.1億元,增長22.3%;第二產業投資1860.6億元,增長3.5%,其中工業投資1795.0億元,增長4.3%;第三產業投資3088.8億元,增長7.3%。高技術產業投資448.9億元,增長7.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8.3%。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固定資產投資953.5億元,下降8.9%;民間固定資產投資4393.4億元,增長11.6%;港澳臺及外商固定資產投資48.6億元,下降13.4%。



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11463個。其中,計劃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624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39.7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1.1%。計劃總投資100億元以上項目8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6.2億元,占全市比重2.0%。

城市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840.7億元,增長1.5%。其中,交通運輸業投資229.7億元,下降10.6%;信息傳輸業投資18.2億元,下降73.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438.5億元,增長11.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154.3億元,增長43.3%。

房地產開發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94.3億元,比上年下降3.5%,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9.2%。其中,住宅投資310.8億元,下降10.8%;辦公樓投資21.4億元,下降1.1%;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01.5億元,增長7.4%。商品房銷售面積1248.5萬平方米,增長19.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133.2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325.2萬平方米。

2017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及增速

指標

單位

總量

增長(%)

1、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

億元

494.3

-3.5

其中:住宅

億元

310.8

-10.8

2、房屋施工面積

萬平方米

4397.4

-7.1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2948.6

-7.0

3、房屋竣工面積

萬平方米

652.3

-56.4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456.5

-59.8

4、商品房銷售面積

萬平方米

1248.5

19.7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068.4

19.4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44.8億元,比上年增長8.0%。按地域分,城鎮零售額3635.7億元,增長8.1%;鄉村零售額409.1億元,增長7.5%。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3465.7億元,增長6.7%;餐飲收入額579.1億元,增長16.5%。


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396.5億元,比上年增長5.2%。在限額以上單位中,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31.5億元,增長16.1%。

2017年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及增速

單位:億元、%


商品分類

總量

增長

1、糧油、食品類

174.4

3.1

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

185.3

6.3

3、化妝品類

18.2

13.0

4、金銀珠寶類

17.3

-5.5

5、日用品類

32.0

11.2

6、體育、娛樂用品類

6.1

7.0

7、報刊雜志類

10.1

10.2

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

52.7

7.4

9、中西藥品類

121.3

-1.4

10、文化辦公用品類

19.0

9.3

11、家具類

23.4

16.8

12、通訊器材類

42.1

4.6

13、石油及制品類

127.3

6.2

14、建筑及裝潢材料類

110.3

10.6

15、汽車類

287.8

2.1



六、外經外貿

對外經濟

與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227.0億元(海關口徑),比上年下降13.6%。其中,出口98.4億元,下降11.3%;進口128.6億元,下降15.3%。從商品類別看,農產品進出口71.2億元,下降26.7%;機電類產品進出口100.7億元,下降15.5%;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32.8億元,下降5.7%。

2017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及增速

單位:億元、%

指標

進出口

增長

出口

增長

進口

增長

全市進出口貿易總值

227.0

-13.6

98.4

-11.3

128.6

-15.3

1、按貿易方式分類







一般貿易

186.0

-10.2

64.7

5.3

121.3

-16.7

加工貿易

11.1

60.6

6.8

67.6

4.4

50.8

邊境貿易(萬元)

419

11.8

58

-59.0

361

55.3

對外承包工程出口貨物

26.7

-40.8

26.7

-40.8

0

0.0

2、按貿易國別分類







美國

42.9

-5.2

7.0

4.7

35.9

-6.9

俄羅斯聯邦

21.5

139.4

6.3

7.6

15.1

388.8

巴西

16.8

-61.7

1.4

180.0

15.4

-64.5

德國

14.6

1.3

6.5

15.3

8.1

-7.8

日本

12.6

-8.1

5.0

11.1

7.7

-17.4

使用外資

全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2戶,合同外資金額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6%。批準投資總額超千萬美元的企業9戶,投資總額11.7億美元;批準投資總額超億美元外資的企業1戶,投資總額10.0億美元。新批準增資擴股19項,新增合同外資1.3億美元。

實際使用外資34.4億美元,增長7.3%。其中,直接使用外資4.2億美元,下降35.9%;非直接使用外資30.2億美元,增長18.5%。

使用內資

全年簽訂執行的國內經濟合作項目899項,到位資金1834.9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省際間合作項目809項,到位資金1626.0億元,增長7.0%。

七、交通、郵電、旅游和會展業

交通運輸

全年完成貨物運輸總量8711.7萬噸,比上年增長2.2%。貨物運輸周轉總量340.1億噸公里,增長6.5%。

2017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增速

指標

單位

總量

增長(%)

貨物運輸總量

萬噸

8711.7

2.2

鐵路

萬噸

784.5

-7.5

公路

萬噸

7492.0

3.5

水運

萬噸

430.8

-1.3

民航

萬噸

4.4

0.5

貨物運輸周轉量

億噸公里

340.1

6.5

鐵路

億噸公里

184.8

14.4

公路

億噸公里

151.8

-1.6

水運

億噸公里

2.7

-1.8

民航

億噸公里

0.9

0.0

完成旅客運輸總量11921.9萬人次,下降4.8%。旅客運輸周轉總量336.6億人公里,增長7.5%。

2017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增速

指標

單位

總量

增長(%)

旅客運輸總量

萬人次

11921.9

-4.8

鐵路

萬人次

4192.0

-1.5

公路

萬人次

6784.0

-8.9

水運

萬人次

-

-

民航

萬人次

945.9

15.3

旅客運輸周轉量

億人公里

336.6

7.5

鐵路

億人公里

83.1

3.4

公路

億人公里

85.1

-3.2

水運

億人公里

-

-

民航

億人公里

168.4

16.3

年末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244條,比上年末增加37條。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28條;國內航線216條,增加40條。全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進出港旅客1881.0萬人次,增長15.6%。航空貨郵吞吐量12.1萬噸,下降2.9%。

年末全市私人汽車保有量165.7萬輛,增長13.6%。其中,個人小型客車保有量134.5萬輛,增長16.6%。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汽車擁有25.8輛,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汽車擁有7.0輛。

郵電通信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242.9億元,比上年下降16.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1.5億元,增長19.2%;電信業務總量231.4億元,下降18.0%。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77.8萬戶,下降9.2%。移動電話用戶1325.4萬戶,增長6.1%。固定互聯網用戶218.5萬戶,增長19.5%。其中,寬帶接入戶217.9萬戶,增長26.4%。

旅游業

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7712.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2%。其中,國內游客7688.9萬人次,增長9.2%;入境游客23.9萬人次,增長9.8%。

實現旅游總收入1177.5億元,增長13.3%。其中,國內旅游收入1168.4億元,增長13.3%;入境旅游創匯13498.9萬美元,增長6.8%。

擁有A級旅游景區77家、S級滑雪場12家;星級賓館65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22家,三星級37家,二星級4家。旅行社344家,其中,出境組團旅行社86家,入境接待旅行社258家。

會展業

全年舉辦各類會展活動386個,比上年增長6.0%。舉辦展覽項目138個,增長5.3%,其中在專業展館舉辦的規模以上展覽項目52項,總展覽面積140.5萬平方米。展會直接收入21.5億元人民幣,增長5.9%,帶動其他相關產業收入193.5億元,增長5.7%。

八、金融證券保險

金融

全市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0512.6億元,比上年增長7.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9968.3億元,增長10.2%,其中工業貸款余額1303.2億元,增長13.0%。

2017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及增速

單位:億元、%

指標

總量

增長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

10512.6

7.2

境內存款

10501.8

7.2

住戶存款

4938.4

5.7

非金融企業存款

2863.5

6.4

廣義政府存款

1950.2

1.1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749.7

50.0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

9968.3

10.2

境內貸款

9833.4

9.9

住戶貸款

2774.2

13.6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7059.1

8.5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

0.0

0.0

證券

全市有證券經營機構(公司)1家,證券營業部84家,分公司20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1家。共有上市企業[8]32家,其中境外上市6家;境內滬深兩市上市26家,新增1家。全年代理有價證券交易成交額20701.8億元,比上年下降11.8%。其中股票交易成交額[9]10203.1億元,下降24.6%。各證券經營機構開戶數為345萬戶,增加51萬戶。

保險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80.5億元,比上年增長31.8%。其中,財產險收入66.6億元,增長14.8%;人身險收入313.9億元,增長36.1%。在人身險收入中人壽保險收入259.0億元,增長67.1%;健康保險收入47.9億元,下降31.9%;意外傷害險收入7.1億元,增長32.1%。全年保險賠付支出87.0億元,增長21.1%。其中,財產險支出34.6億元,增長22.4%;人身險支出52.4億元,增長20.3%。在人身險支出中人壽保險支出37.5億元,增長13.8%;健康保險支出13.9億元,增長41.5%;意外傷害險支出1.1億元,增長27.6%。

九、城市建設與公用事業

路網建設

全年開工建設濱北公鐵兩用橋、國道綏滿公路利民開發區昆明大街連接線、呼蘭區向陽路、霽虹橋周邊配套道路疏解工程、哈站北部市政路網工程、華南城配套道路等88個路橋項目,其中一面街地道橋、郭地方路(一期)、公路大橋區域疏解等59個路橋項目已竣工投用。啟動建設源網廠站19個,新建改造各類管線8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一期試點項目完成23.5公里建設任務,實現管線入廊,啟動地下綜合管廊二期項目施工。地鐵1號線一、二期和3號線一期已通車運營,地鐵1號線三期、2號線一期和3號線二期正在推進建設,在建里程共計69.14公里。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5萬個。

城市交通

年末共有編碼公交線路292條,其中新開辟、調整和延伸公交線路24條。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5689.8公里,其中新增運營里程879公里。共有公交運營車輛7519輛,其中新增、更新車輛1555標臺。全年公交客運量達到13.6億人次。共有出租汽車18193輛,客運量達到5.7億人次。地鐵營運線路長度21.8公里,客運量0.768億人次。

保障性安居工程

全年市區開工建設棚改住房項目12個,新開工8256套,完成全年計劃的118%;竣工8789套,完成全年計劃的126%。建成回遷房1.19萬套,1.19萬戶棚改居民順利回遷。提供公共租賃住房2701套,完成年度計劃的140%。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建立常規動態的物業服務新機制,全年考評監管物業項目317個。新增物業管理面積420萬平方米,創建市級以上物業管理示范項目39個。有效整頓停車秩序,淘汰黃標車267臺。機械化清掃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87%。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4.2%。道外區東風溝、香坊區曹家溝和呼蘭區一排干城區段三條黑臭水體整治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如期實現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工作目標。市區建成區全年淘汰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2074臺。建成18個噪聲管理工作優秀模范社區。城區新增公園1處,新植樹木14.8萬株,新增綠地20.7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4789公頃。

供熱、供氣

全市新增集中供熱能力8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面積達273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5%;全市供氣管道總長度4234.7公里,天然氣用戶192.4萬戶,其中家庭用戶190.7萬戶。

十、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全市擁有9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11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受理專利申請21314件,比上年下降17.9%,其中發明8682件,實用新型11338件。專利授權12115件,下降1.0%,其中發明4275件,實用新型6851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2688項,成交額136.2億元,增長52.8%。落地轉化科技成果379項,新創辦科技型企業1371戶。全市各級各類孵化器(含眾創空間)131家。其中,納入市級管理的孵化器71家。84項科技成果被授予哈爾濱市科學技術獎。

教育事業

全市現有在哈普通高校51所,成人高校12所,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8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86所,普通高中103所,普通初中343所,普通小學(含農村小學網點)838所,特殊教育學校18所,幼兒園1352所。

2017年全市教育機構學生情況

單位:人、%

學校類型

招生

在校生

畢業生

專任教師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

271

5.9

823

2.4

242

-2.8

-

-

普通高校

180767

0.8

618267

-2.8

189926

-3.8

32090

-1.4

成人高校

4497

-6.6

11261

-19.6

6829

-31.4

965

-6.0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

38495

5.7

100352

-1.3

39068

5.3

6363

3.9

普通高中

49417

4.7

143015

4.2

43475

-5.3

11254

2.8

普通初中

74726

0.7

240711

0.6

73821

-0.1

24169

0.5

普通小學

68416

-7.0

411419

-2.0

76280

0.7

30621

-1.2

幼兒園

66619

3.6

163760

3.2

62230

-6.4

10081

9.8

特殊教育學校

640

100.6

2629

19.7

289

2.1

565

-3.1


    文化事業

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4個;博物館79個;文化館(藝術館)21個;公共圖書館18個;各類電影放映單位57個;綜合檔案館19個,專業檔案館1個。哈爾濱電視臺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43800小時;哈爾濱廣播電臺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52560小時。電視綜合覆蓋率99.96%,廣播綜合覆蓋率99.86%。

衛生事業

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864個(未含農村衛生室),其中醫院310個、衛生院18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1個。衛生機構床位數8.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6.8萬人,其中執業醫師2.2萬人,注冊護士2.8萬人。衛生機構全年診療3620.7萬人次。

體育事業

全市舉辦單項體育競賽21項。我市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獲得獎牌30枚,其中金牌10枚、銀牌11枚、銅牌9枚;參加國內比賽獲得獎牌750枚,其中金牌259枚(全國63枚,省級196枚)、銀牌261枚(全國59枚,省級202枚)、銅牌230枚(全國53枚,省級177枚)。

打造10分鐘健身圈工程,安裝健身路徑3248件;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612人(二級612人,三級2000人);開展國民體質監測12731人。共建設乒乓球園區、羽毛球園區、籃球園區、棋類園區等特色園區20個,新農村示范點20個。新建可拆裝移動冰場9個,免費開放冰場56個。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

據抽樣調查測算,城鎮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5546.0元,比上年增長7.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5678.8元,增長5.5%。農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4.2元,增長8.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197.4元,增長6.3%。城鎮、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2.1%和38.0%,分別減少0.5個和0.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差距5.9個百分點,比上年縮小0.1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事業

年末全市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在職參保人數為137萬人,比上年增長3%。享受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91萬人,增長4.6%。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17.0萬人,其中享受養老保險待遇89.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97.4萬人,增長0.4%。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375萬人,新增3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90.8萬人,新增2.1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35.3萬人,新增3.3萬人。

社會福利與救助事業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0萬人,比上年下降24.6%;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4.26萬人,下降26.1%;特困人員2.37萬人,下降6.7%。全市現有養老機構430家,床位數4.8萬張,其中當年新增養老床位3823張,新建樂活休閑養老綜合體、老年公寓31家。救助孤困兒童1289人。

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4.9萬張,收養人員3.3萬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897處。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7.8億元,增長2.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58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年3780元。

精準扶貧

截至年末全市籌集并下撥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5331.3萬元,確定4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13147人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0.98%,比上年減少0.22個百分點。

十二、能源、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能源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221.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0%,其中工業用電量91.0億千瓦時,下降1.6%,城鎮居民生活用電量37.2億千瓦時,增長5.1%,鄉村居民用電量17.4億千瓦時,增長1.1%。

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2.8%。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666.6萬噸標準煤,下降8.4%。規模以上工業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99.6萬噸標準煤,下降5.7%。

資源環境

全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1843.8公頃,比上年增長50.2%。其中,工礦倉儲用地233.5公頃,下降24.7%;商服用地165.4公頃,下降22.0%;住宅用地355.4公頃,增長33.1%;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1089.5公頃,增長148.5%。

全年完成造林25.9萬畝。濕地公園16處,面積2.05萬公頃,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13處,省級3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1處,面積12.11萬公頃。活立木積量938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6.0%。完成人工造林13.1萬畝。

全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270天,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為58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值為8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4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為25微克/立方米。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9.2分貝,城市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為73.3分貝。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量達標率100%;松花江干流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100%。

安全生產

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409起,比上年減少274起,下降40.1%;死亡223人,減少100人,下降31.0%;受傷323人,減少290人,下降47.3%;直接經濟損失4019萬元,減少932萬元,下降18.8%;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4起,減少1起,下降20.0%;死亡14人,減少4人,下降22.2%。全年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35人。

注釋:

[1]本公報均為初步統計數據,部分數據因4舍5入原因,總計與分項合計可能存在0.1-0.2的誤差。正式數據以本年度出版的《哈爾濱統計年鑒》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各行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組;建筑業增加值絕對數均為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

[4]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從2013年開始工業行業不再使用“輕工業”、“重工業”分類,而以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的標準行業分類代替。

[5]固定資產投資范圍為500萬元及以上項目。

[6]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范圍為批發業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為500萬元及以上、住宿業為200萬元及以上、餐飲業為200萬元及以上。

[7]郵電業務總量計算方法為相應各類產品乘以相應的平均單價(不變價)之和,加上出租電路和設備、代用戶維護電話交換機和線路等的服務收入。

[8]上市企業數據來源于市金融辦萬德數據。

[9]股票交易成交額統計口徑為A股加B股交易成交額。


收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