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 中 小
各市(地),有關縣(市)農委(農業局)、財政局:
現將《2016年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嚴格按照方案執行,認真抓好項目實施。
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
黑龍江省財政廳
2016年11月29日
2016年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國家九部委關于《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指導意見》(農計發〔2016〕59號)精神,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扶貧力度,結合《農業部關于加大貧困地區項目資金傾斜支持力度促進特色產業精準扶貧的意見》要求和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產業扶貧安排部署,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市場條件和產業氛圍,通過砍塊下達資金,下放項目審批權限方式,充分調動28個國家和省級貧困縣(市)積極性,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致富項目,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產業基地,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確保貧困人口長期穩定受益。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規劃引領。以各級產業扶貧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為項目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
(二)堅持精準安排。項目選擇要精確瞄準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必須有貧困對象直接參與并受益。
(三)堅持集中投入。整合相關涉農資金,統籌安排,集中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四)堅持公開透明。實行項目資金公示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項目安排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確保項目資金使用各環節科學透明、程序規范、公開公正。
三、支持范圍和重點
農業產業扶貧資金用于扶持20個國家級貧困縣、8個省級貧困縣,主要用于扶持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直接參與、精準受益、持續穩定提高收入的產業項目。項目縣要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市場條件和產業氛圍,通過項目資金扶持貧困地區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以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載體,廣泛組織吸納貧困戶發展生產,形成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重點用于以下項目:
(一)投資少、見效快、覆蓋面廣、效益高,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種植業、養殖業基地建設項目;
(二)能夠發揮貧困地區資源優勢、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的資源開發型項目和勞動密集型農副產品加工業項目;
(三)貧困地區其他能夠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產業項目。
(四)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用現代農業經營模式,與貧困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系,組織和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項目。
產業扶貧資金不得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各種獎金、津貼、福利補助和差旅費支出;修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文體活動廣場,村內道路、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彌補預算支出缺口和償還債務;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交通工具、辦公及通訊設備;與扶貧對象增收無關的項目;提取或開支項目管理費;其他不相符規定的支出。
四、有關要求
(一)農業產業扶貧資金按照“切塊到縣、縣級統籌、省市備案”方式管理。省級主要負責明確資金支持范圍、集中砍塊下達資金和監督考核。市級重點抓好上下銜接、組織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縣級主要承擔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的主體責任。
(二)各項目縣農業、財政部門負責組織農業產業扶貧項目編制工作,并對項目實施主體資格進行審核,重點對項目帶動受益貧困人口規模、帶動貧困農戶就業增收等利益聯結情況進行把關,對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的項目不予支持。縣級農業、財政部門組織對本地項目進行審核后,聯合行文上報省、市級農業和財政部門備案。
(三)各項目縣產業扶貧建設項目一經確定,應按照方案確定的內容執行,不得擅自變更項目建設地點、建設性質、建設單位、建設內容、壓縮投資規模等。如有特殊情況確需變更、調整項目實施方案,要及時報省、市級農業和財政部門備案。
(四)農業產業扶貧資金建設形成的固定資產所有權和管理主體是縣鄉政府或村委會(集體);受益主體是項目區內的貧困戶或者貧困村全體群眾;項目建設完工通過驗收后,應辦理固定資產移交手續;任何管理主體都無權抵押、擔保或變賣產業項目固定資產。
(五)各項目縣要加強對農業產業扶貧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督促項目實施單位嚴格按照本方案規定的用途安排使用資金。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地要積極推行項目專家評審制、項目公示公告制、項目法人負責制、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大宗物資設備政府采購制、項目建設監理制和項目檢查驗收制,確保涉農整合資金專款專用。農業產業扶貧資金的撥付、核算和列支,要嚴格按照財務會計和國庫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執行,一旦發現違規違紀問題,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