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主持人 盧越: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為積極營造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良好輿論氛圍,全方位、立體化呈現哈爾濱市作為“共和國長子”的歷史貢獻,以及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由中共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今日啟幕。
今天,首場發布我市“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哈爾濱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桂榕,哈爾濱市農業農村局三位黨組成員、副局長,他們是副局長陳鑫、副局長殷雷、副局長李玉祥。
首先,請楊桂榕局長發布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楊桂榕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楊桂榕: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參加“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也借此機會,感謝新聞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哈爾濱“三農”工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
日新月異七五載,矢志不渝筑糧倉。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哈爾濱作為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始終扛起為國種糧的政治責任,攻堅克難、踔厲奮發,糧食產量和綜合產能逐年提升,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240億斤以上,糧食綜合產能提升到了300億斤左右,用約占全省七分之一的糧食播種面積,生產出約占全省六分之一的糧食,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了哈爾濱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哈爾濱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視察我省時寄予“三農”事業的殷切囑托,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目標,毫不動搖堅持保供給、守底線、抓改革、促振興,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持續向好、不斷開創新局面,在建設“六個龍江”美好藍圖中展現了哈爾濱“三農”擔當。具體有五個方面工作成效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堅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持續穩固
我們始終把多種糧種好糧作為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具體行動,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加強黑土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面積達到1163萬畝,占基本農田面積的41.8%,糧食播種面積始終保持在3000萬畝以上,已打造成全國著名的優質專用玉米主產區、綠色有機水稻生產基地和優質大豆之鄉、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今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3154.5萬畝,目前,糧食作物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二、以適度規模經營為牽引,農業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
我們堅持把推進適度規模經營作為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全力抓緊抓實。今年累計完成1913.88萬畝,同比增幅6.3%,促進了糧食單產和綜合生產能力提升。主要通過以下渠道推進適度規模經營:一是結合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推進。將水田“小池改大池”格田化改造納入高標準農田項目規劃中,2024年完成18萬畝,增幅為20.3%。二是結合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重點依托生產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示范引領帶動等方式,推進適度規模經營。2024年完成1426萬畝,增幅為10.54%。三是結合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推進。2024年完成968萬畝,增幅為5.1%,占全省的18.04%,位列全省第二位。四是結合“墾地合作”推進。我市通過連續幾年與北大荒集團合作,為適度規模經營破題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2024年完成62萬畝,增幅為20%。占全省11.07%,位列全省第二。
三、統籌推進“四個農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賦能
我們堅持把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作為加快生成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推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良種覆蓋率100%,測土施肥覆蓋率達到90%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穩定在98%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8%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98.5%。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總量達1137.5萬畝,居全省和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前列。哈爾濱大米區域公用品牌價值保持千億元以上,“五常大米”榮獲中國品牌價值地標組大米行業第一名;76戶企業的191款產品獲得“黑土優品”授權,居全省首位;哈爾濱榮獲“中國寒地小龍蝦之都”區域特色品牌榮譽稱號。
四、著力推進“兩頭兩尾”建設,產業全鏈條日趨緊密
我們科學謀劃、精心布局,加力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大文章,打造水稻、玉米、大豆、肉類、乳品、禽蛋、蔬菜、山特產品等八大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發展到11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重點縣達到8個。大力發展以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類為重點的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形成巨大的市場潛力,截至2023年底,全市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655家,占全省的29.9%;實現營收1286.7億元,占全省的34.6%;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8%,有力推動“原字號”農產品實現產業鏈延伸集聚、價值鏈加速提升、供應鏈穩固暢通。
五、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鄉村全面振興更加有力
我們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結合哈爾濱實際,在全市大力開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行動,培育創建115個星級村;建成龍江民居省級試點村9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個,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加大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延壽縣和方正縣先后獲批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擺在突出位置,按照“五級書記一起抓”的要求,堅持市縣鄉抓落實機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著力圍繞“三落實一鞏固”,精心謀劃、精準施策、精細落實,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任務,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持續穩定增長,2023年達到16154元,同比增長12%。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期間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目標,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使命擔當、更實的政策舉措、更深的為民情懷,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提升鄉村發展、建設和治理水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奮力譜寫哈爾濱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主持人 盧越:感謝楊桂榕局長的發布。下面,進入答記者問環節,想提問的記者朋友請舉手示意,提問前請先通報新聞機構名稱。
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對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請問,哈爾濱將如何貫徹落實這些新要求、新部署?
主持人 盧越:請李玉祥副局長來回答。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玉祥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玉祥:首先,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明確了農業農村改革的一系列重點任務。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改革任務,是我們“三農”人責無旁貸的職責使命。市農業農村局黨組始終高度重視農業農村改革工作,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探索了許多有益經驗,助力了鄉村振興發展。今后幾年,我們將在持續抓好農村家庭承包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的同時,重點圍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以下三項工作:
一是構建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經營體系。近年來,我們加力推進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社會化服務等工作,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做出了重要貢獻。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堅持數量服從質量,堅持走規范、扶持、發展之路。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依托自然稟賦和經營優勢,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不斷提升組織化、規?;图s化水平。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下大力培育多元化服務組織、構建服務市場、強化監督管理,引導全市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步入更加規范的發展軌道,更好帶領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
二是持續鞏固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果。202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任務。近年來,通過“清化收”、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等舉措,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取得顯著成果,全市集體經濟總量從2020年的194億元發展到2023年的254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做好農村產權改革后半篇文章,在發展鄉村產業、壯大新型農村集體、強化體制機制創新、規范集體“三資”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實現資產管理更規范、運營更高效、成員更受益。
三是不斷規范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們依托哈爾濱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構筑起由縣級交易中心、鄉(鎮)服務站和村級信息員組成的交易體系,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更加成熟、規則更加完善。我們還組織各區縣(市)以“大篷車”形式開展農村產權交易政策下鄉行動和全覆蓋的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監督,加快了集體資產入場交易步伐,全市農村產權交易額連續多年呈雙位數增長。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參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國家級整省試點,進一步拓展交易范圍、完善交易規則和強化交易監管,全面提升我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水平。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主持人 盧越:感謝李玉祥副局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記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那么,今年以來,這項工作是如何找準切入點,工作進展情況怎么樣,下一步還要做哪些工作?
主持人 盧越:請殷雷副局長來回答。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殷雷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殷雷:首先,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扒f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年初以來,我市深入學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按照黨中央總體部署和省市委具體要求,結合實際,在全省率先開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行動,堅持以創建星級村為引領(五星級村15個、四星級村100個),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以產業發展為支撐,帶動各地加快改善農村生活生產生態環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一是堅持科學規劃引領。先規劃、后建設,是浙江“千萬工程”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在這方面,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在充分調研學習的基礎上,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原則,指導推動各區縣(市)委托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實戰經驗的設計團隊編制五星級村規劃,制定四星級村方案,同時讓村民代表參與提意見,確保規劃方案更接地氣、更具操作性,符合農民生產生活需要。
二是拿出真金白銀投入。市級財政投入資金1.25億元,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引導撬動縣鄉村和社會投入3.8億元,建設星級村,實施路面硬化、邊溝、路燈等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264個。特別是,年初就將資金下撥到各區縣(市),確保建設項目早謀劃早啟動,為鄉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三是突出壯大特色產業。在抓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治理的同時,把產業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圍繞傳統產業提升、自然資源挖掘、村集體和村民資產盤活、文化傳承等招商合作,打造鄉村振興動力引擎。特別是,發展民宿休閑旅游成為一大亮點,今年星級村新建民宿休閑旅游項目達到15個。目前,全市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1166個,年營業收入17.2億元。
下一步,推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深走實,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更大成效,一是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從農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入手,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重要抓手,集中力量辦好辦成一批農民可感可及的實事。二是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持續壯大鄉村富民產業,尤其是要下功夫發展鄉村電商、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帶動著農民一起干,拓寬就業渠道、增收途徑,促進農民收入能夠持續穩定增長。三是務實推進鄉村治理,持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建立完善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著力整治高額彩禮、薄養厚葬等群眾反映突出問題。引導支持農民群眾自發舉辦一些群眾性文體活動,不斷提振農民的精氣神??傊?,要努力讓廣大農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讓鄉村成為人們更向往的地方。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主持人 盧越:感謝殷雷副局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記者:當前,全市秋收工作已陸續開始。請介紹一下今年的糧食生產形勢,以及在抓好糧食生產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主持人 盧越:請陳鑫副局長來回答。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鑫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鑫:首先,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哈爾濱是農業大市,也是糧食生產大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因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抓好糧食安全工作。年初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糧食生產主線,突出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全力抓好備春耕、夏季田管及農業防災減災,努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偟目?,今年我市糧食生產形勢穩中向好,特別是七月份以來,農作物生育中后期氣象條件適宜,水光溫協調,累計積溫高于常年同期,很好地彌補了6月份低溫多雨寡照造成的影響,可以說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抓好今年的糧食生產,我們具體抓了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穩定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市委、市政府把糧食生產指標納入年度主要經濟指標考核,專班推進,縣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簽訂“履職承諾”,層層傳導壓力。制定下發全市發展糧食和大豆油料生產方案,將任務指標分解到縣鄉村,壓實糧食生產責任。據農情統計,全市糧食作物實播面積3154.5萬畝,較去年穩中略增,打牢了糧食穩產增產基礎。
二是廣泛實施“五良”增產措施。落實省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制定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推進方案,良田、良種、良技、良機、良制“五良”增產措施融合并用,共同發力。全市增發國債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108.28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100%,推廣大壟密植面積150萬畝、水肥一體化面積6萬畝,農機作業智能監測終端數量達到2萬臺以上,新增指夾式播種機970余臺,氣力式播種機90余臺,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8%以上。新增適度規模經營面積113.88萬畝,總面積達到1913.88萬畝,有力提高了糧食單產和綜合產能。
三是有效發揮項目政策牽引作用。各級充分利用國家、省實施的農業項目和惠農補貼政策,雙城、五常等10個區縣(市)創建“全國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縣”,依蘭、巴彥等11個區縣(市)獲批“省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示范縣”。各項惠農補貼按計劃落實,落實耕地輪作試點面積115.6萬畝,申報優質大豆獎補面積106.3萬畝,實施三大糧食作物“一噴多促”作業面積1200余萬畝,有力帶動糧食作物大面積均衡增產。
四是扎實推進農業防災減災。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堅持農業生產全過程防災減災。與氣象部門聯合發布《農業氣象與農業技術周報》26期、災害天氣預警提示82份。采取疏浚溝渠、架泵強排等措施,搶排農田積水32萬畝。市農業農村局成立6個工作指導組,制作下發67期農技指導意見,農技專家下沉指導1300余人次??偟目?,今年農業受災面積保持較低水平,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效果較好,最大程度保障了糧食增產。
今年全市整體來霜偏晚,是一個“自老山年”(?“?自老山”是指農作物在未受霜凍的情況下自然成熟。中伏二十天,莊稼自老山。意思是說:中伏二十天的年份夏日會長,秋霜來的晚,山上的莊稼會自然成熟到老,不會被早霜打死。所以中伏二十天的年份多半是個豐收年),對農作物安全成熟十分有利。當前,全市糧食作物已進入完熟期,陸續開始收獲。下一步,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持續派出工作指導組,下沉一線,組織各級統籌調配收獲力量,有序推進秋收生產工作,適時搶收快收,做到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主持人 盧越:感謝陳鑫副局長的回答。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答問環節就到這里。哈爾濱市將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精神,為推動全市“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改革動力,奮力譜寫哈爾濱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再次感謝出席本場發布會的各位嘉賓和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